2006年9月28日 星期四

About Humanism

前幾天和一個好朋友聊到人文素養

所以我想重新思考一下幾個問題

第一是人文素養是什麼?

再來是人文素養對社會有什麼重要性??

所以在此先說明一下

下面這篇文章是我大一時候寫的作業

主題恰巧與人文素養相關

我想先貼上這篇文章

作為自己繼續思考上面兩個問題的參考起點

以下就是我大一寫的不成熟文章

題目是:大學生與人文素養之我思我見



壹、          前言

 



常在報紙上看到一些學者批評台灣大學生的素質愈來愈低落,也愈來愈缺乏所謂的「人文素養」,所以造成很多校園及社會上病態的現象叢生。可是到底「人文素養」指的是什麼呢?而缺乏「人文素養」的大學生又為何會造成這些問題呢?所以本文擬在解釋「人文素養」的基本概念,以及對如何重建大學生的人文觀提出個人的一點看法。

 



貳、          人文主義的意含與人文教育的發展

 



所謂的「人文素養」也就是指一種充滿「人文精神」的道德涵養與處世修養,而「人文精神」也就是由「人文主義」所啟發的一種思想與處世態度。


「人文主義」(Humanism)一詞,由羅馬字的(Humanitas)演變而來,意思是「文化」,所謂的「文化」就是指一切由人類所創造的有形器物和無形的制度、思想等,所以人文主義就是一種以人為本,肯定人之所以為人的價值與尊嚴,注重人的個體性及獨特性,並發揮人的潛能與激發對社會的關懷,最終達到完美的「文化人」的境界。


而人文主義的基本觀念在東西方的歷史裡都可以找到相關的傳統源頭,也各有各的人文主義發展歷程。西方最早的人文主義思想可以追朔到古老的希臘時代,當時的哲學家就已經對人的各方面展開廣泛的探討,他們重視個人自由與評價,人生的意義即在於如何發揮個人的潛能,所以他們的教育思想也是一種人文主義式的教育思想,認為教育的目的是造就出在德、智、體三方面皆能均衡發展的「全人」,我們從幾位有名的希臘哲人身上就可發現這種教育的痕跡,他們不只在學術上有卓越的啟發,更有著文明人的高尚品德,而在體育的表現上也是頗為讓人激賞。


以荷馬史詩中的英雄奧狄賽(Odysseus)為例,他是勇猛的戰士、機智的領袖、善辯的演說家、老練的水手,也是有經驗的農夫,他會自己宰牛、做飯,而在聽到動人的音樂的時候又會熱淚盈框。他所擁有的不只是智慧、知識、道德,還有體力和技藝。另外,蘇格拉底(Socrates,西元前469~399)曾經是個優秀的步兵,而柏拉圖(Plato,西元前427~347)少年時是摔角冠軍。


所以總的來說,古典希臘思想的特質就是注重人或事物整體的健全。就一個理想的人格而言,他們注重的不是某一方面的特殊才能,而是在各種活動中都有傑出的表現,以上也就是古希臘人文教育精髓的呈現。


到了古羅馬時代繼承了希臘的人文主義觀念,仍然是以人文教育作為指導方針,所以大體上與希臘時期沒有太多差異,可是在羅馬帝國瓦解後的中古時代,原來的人文主義傳統轉變為宗教思想濃厚的神本主義,神本主義將人視為上帝的僕人,不重視個體人類的潛力及創造力,所以歐洲的文化頓時向後倒退不少,史稱歐洲歷史上的「黑暗時代」。

 



歐洲經歷了漫長的黑暗時代後終於在文藝復興時期找到了一絲文明的曙光,由於文藝復興時期所強調的就是古典的西臘羅馬文化的復興,連帶的將西羅時代盛行的人文主義給重新提倡,所以文藝復興時代最重要的思想就是人文主義的觀念,也造就出一批由人文教育所培養出來的人文學者,這對歐洲後來燦爛的文化光芒有著重要的影響。

 



直到現在,人文主義及人文教育的觀念依然是西方的主流價值觀,持續的帶動西方文化的發展,也讓西方文化的各方面一直主導著現今的世界。

 



反觀我們我們中國的歷史,其實早在三代就已有類似的觀念出現。周禮中掌管教育的地官大司徒:「以鄉三物教萬民」,所謂「鄉三物」指的就是六德、六行、六藝。六德、六行以個人人格發展為主,並注意與家族和社會的關係。至於六藝教學則是一種德、智、體平衡發展的教育。可見周代教育和古希臘的教育思想不謀而合,都是屬於人文主義的教育思想。後來的孔子、孟子等先秦儒家的思想裡也含有強烈的人文主義色彩,但是在後世錯誤的解讀,及封建帝國的超穩定結構下,人文主義的思想一直無法在中國發揚光大。

 



綜觀以上所述,人文主義的精神不管在東方或是西方都有其悠久的歷史,在歷史的演變中西方受到了人文主義的推波助欄,使的西洋文化在歷史的舞台上大放光芒,而中國卻因穩定的政治及傳統使人文主義無法發揮,以致於中國在歷史的腳步漸漸不如西方,到後來甚至讓西方遙遙甩開。所以我們可以發現人文主義的前瞻性,也可以看到人文教育的非凡成果,間接的證實了人文素養對我們的重要性與迫切性。

 



參、          大學生&人文素養

 



一、人文素養對大學生的重要性

 



前面花了很大的部分在介紹人文主義與人文教育,現在我們來看看所謂人文素養對我們現今的大學生有沒有什麼重要性或影響。


首先人文教育旨在培養富有多方面能力的全人,而不是在教導專業的謀生技能,而大學本來也就不應該是培養職業能力的地方,大學應該是個傳授知識和交流學問的地方,所以大學教育也應該強調人文教育,這也是不少學者提出來的觀念。


其次我們再看大學生缺乏人文素養會發生哪些問題:假如一個醫學院的學生缺乏人文素養,他將不會在乎病人的感受而只會主觀的替病人做判斷,這種病人與醫生的互動將是惡性的,而病人就算痊癒也會對醫生產生不好的印象。假如一個法律系的學生沒有了人文素養,他將在法庭上為了打贏官司而使用各種不當的語句及手段,就算他打贏了官司,對方也將對他心懷恨意,甚至是私下對他造成不利的後果。假如一個新聞系的學生少了人文素養,他將會因為少了一份社會關懷而在報導新聞時會對受訪者問出不當的問題,或是為了個人的獨家報導而枉顧新聞公正客觀的倫理,報導出一些會對社會產生負面影響的新聞。以上這些例子就是缺乏人文素養的大學生在就業後會對社會造成的不良影響。


二、重建大學生的人文素養

 



那既然缺乏人文素養的大學生會對我們社會產生這些不良的後果,那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重建大學生的人文素養,避免上述的情況發生呢?


第一我們應該加強通識教育的課程與規劃,通識課程是現今各大學院校學生都要修習的科目,其內容包含各種學科,目的就是希望大學生除了對於本科系知識有所了解之外,對於非本科系的一些知識也能夠所有接觸和關心,所以通識教育的意義就是一種人文教育的具體表現,但是目前國內通識科目的師資缺乏,學分數也過低,所以我認為除了加強師資和提高學分數之外,在課程的規劃上也要力求多元,並能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使學生能在短短的修習期間就能對該門學科建立基礎的觀念與架構,讓學生在結束課程後還是能依循這些觀念和架構作客外的自我充實。


第二我們應該讓學生多接觸社會的各層面,培養學生對社會各階層的關懷和了解,方法可以是增加學校與周圍社區的交流,讓學生參與周圍社區的服務,或是讓學生去發掘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並讓學生組織成具有服務能力的服務團隊,在服務的過程中學生不但能更了解周圍社區的情況,也更能體認到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的艱困處境,最後使學生能產生服務社會的觀念,在未來就業後也能秉持這個精神對社會貢獻自己的心力。


肆、          結語

 



最後,我個人對雖然對目前大學生的人文素養感到悲觀與憂心,卻不免還是對人性抱持著一絲的信任,因為我相信人是有理性會思考的動物,雖然缺乏人文素養會產生很多的傷害,但是我相信最後依然會有一批有心的人,他們會勇敢的站出來扛起重擔,並運用自己微薄的影響力來漸漸的改變社會,因為這批人是社會裡的重要力量,我想這些人也就是所謂的知識份子吧!

 












2006年9月26日 星期二

勞動≠勞動力??臭馬克思!!





今天在阿亮的課堂上

我試圖向大家解釋勞動為何不等於勞動力

可惜大家都聽不懂

而且大家狐疑的眼光實在有點傷了我的心

因為我真的很想解釋清楚

可是就連阿亮都聽不懂

氣死了!!

馬克思我恨你~~~

都是你把勞動和勞動力兩個概念分離

而且還用這麼抽象的描述去說明

害我今天跟同學解釋半天都說不清楚

都是你害的!!



後來談到絕對剩餘價值和相對剩餘價值的概念

當然阿亮先解釋了一次

說絕對剩餘價值是增加勞動的時間也就是增加工時

相對剩餘價值是增加勞動強度也就是工作量

這個解釋和我的認知實在有所出入

所以我又試圖把我知道的講了一次

沒想到阿亮再次否定了我的說法

實在讓我感到很沮喪



回家後我重新看了一下書

重新整理了一下我的觀念

我強烈的質疑阿亮是不是自己搞錯了

所以我在這邊想把我對這些概念的理解整理出來



首先

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生產制度中之所以能產生價值

那是因為資本家在生產過程中買到了勞動力這個商品

勞動力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

它是所有價值的泉源

勞動力是商品這個觀點當然也不是馬克思獨創

早他一個世紀的古典政治經濟學者早就發現這點

不過比較不同的是

古典政治經濟學者用的詞是勞動而不是馬克思口中的勞動力

其實馬克思早年也只使用勞動這個詞

在他[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就可以發現

馬克思本來也沒有特地區分勞動和勞動力這兩個概念

他直接引用了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看法

如同亞當斯密所說:

"勞動是測量一切商品交換價值的真正標準"

馬克思也認為商品價值是由勞動所決定

這個稱作勞動價值理論的觀點後來被馬克思發現一個矛盾的地方

那就是若是所有商品的價值是由勞動所決定

在資本家購買勞動來生產商品的這個描述中

勞動這個商品該如何表現它的價值?

也就是說

勞動的價值由勞動決定

恩格斯在[雇傭勞動與資本導言]就提到:

"假如勞動是一切價值的尺度,那麼我們只能用勞動來表現勞動的價值。

但是假如我們只知道一小時勞動的價值等於一小時勞動,那麼我們就絕對不能知道一小時勞動的價值。"

由上面恩格斯的補充描述

我在課堂上換了一個形容方式

我說

要是牛是一切商品價值的尺度

如果一台汽車等於八頭牛

那八頭牛又等於什麼?

我們總不能說八頭牛等於八頭牛吧!?

這就是古典經濟學勞動價值學說的矛盾

到此馬克思終於區分了勞動和勞動力

馬克思依然同意勞動作為一切價值的尺度這個舊觀點

但是他修正了資本家買的是工人的勞動這個說法

改成工人出賣給資本家的是他的勞動力而不是勞動

這樣子就解決了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說的矛盾

再者

馬克思也補充說明

工人無法賣勞動給資本家

是因為勞動在生產過程沒有開始前並不存在

而且這個尚未出現的勞動也不可能屬於工人

在這個前提下

工人當然無法把不存在並且不屬於他的勞動賣給資本家

工人只能出賣他的勞動力

而且是出賣未來的勞動力

也就是跟資本家承諾

工人將為他的工廠工作八個小時

以上就是勞動不等於勞動力的理由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

什麼是絕對剩餘價值

什麼又是相對剩餘價值

所謂的絕對剩餘價值

是透過增加工作時間

套用馬克思的說法就是增加工作日

比如說從一天工作八小時增加為一天工作十二小時

用比較現代的說法就是加班

另外還可以透過增加工作強度的方式來獲得絕對剩餘價值

讓工人每天工作的分量加重

這樣也是一種方式

這兩種增加剩餘價值的方式都是一種絕對的增加

跟下面要提的相對剩餘價值在概念上差很多

相對剩餘價值顧名思義具有相對性的概念

這裡的主角就是剩餘價值啦!

那跟他相對的對象是誰呢?

這個相對的對象就是必要勞動

也就是生產勞動力價值的勞動

若是我們說一天的基本工資是500元

這500元就是填飽工人肚子讓他可以工作的最低底限

要是他工作的工廠的機器原料的成本一天是200元

那這家工廠所生產產品的成本就是700元

可是這些產品賣到市場上可以賣到1000元

換句話說老闆賺了300元

這300元的利潤就是剩餘價值

可是要是社會的物價變的很低廉

工人一天只要花300元就可以活下去

那麼老闆把工資加低到300元

此項節省人事成本的結果將導致

這個工廠一天就可以獲得比原本300元利潤更高的500元

這個把300元利潤推向500源利潤的作法就叫做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

因為是剩餘價值相對於必要勞動(設備原料成本+人事成本)而有增加的情形

在工作時間不變的情形下導致利潤變多

這就是相對剩餘價值



以上說了這麼多

就是要強調

阿亮你錯了!!

我真的有讀書啊~~~~

2006年9月24日 星期日

易經占卜~~鼎卦

昨天拿出私藏近十年的易經書籍出來研讀

順手也照著書上的方式試卜了一卦

得到的是火風鼎

------- \

--- --- >上離(火)

------- /

------- \

------- >下巽(風)

--- --- /

因為六個爻都是不變的爻

所以也不需去看變化後的卦象

就是鼎卦

易經對於鼎卦的卦辭是:元吉,亨。

感覺好像不錯ㄋ(誰知道??)

其他的說明都是文言文

我沒有ㄧ句看得懂

如下

彖曰:鼎,象也。 以木巽火,亨飪也。 聖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養聖賢。



巽而耳目聰明,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是以元亨。



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各爻還有爻辭

------- 上九:鼎玉鉉,大吉,無不利。 象曰:玉鉉在上,剛柔節也。

--- --- 六五:鼎黃耳金鉉,利貞。 象曰:鼎黃耳,中以為實也。

------- 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 象曰:覆公餗,信如何也。

-------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虧悔,終吉。 象曰:鼎耳革,失其義也。

------- 九二:鼎有實,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 象曰:鼎有實,慎所之也。 我仇有疾,終無尤也。

--- --- 初六:鼎顛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無咎。 象曰:鼎顛趾,未悖也。 利出否,以從貴也。



白話的解釋好像是

第一陰爻﹕鼎的腳顛倒在上﹐利於倒出鼎中壞物。得到妾(用作正妻)﹐因她的兒子﹐無害。

第二陽爻﹕鼎裡有食物﹐我的配偶有病﹐不能就我同吃。(但病會痊癒)﹐吉。

第三陽爻﹕鼎耳壞了﹐它搬動不了﹐鼎壁的野雞肉沒有吃﹐天正下雨﹐(落入鼎裡)﹐

美味虧損﹐可悔恨﹐(可以改煮)﹐終於吉。

第四陽爻﹕鼎的腳折斷了﹐翻倒了公的美味﹐他在屋內受刑﹐凶。

第五陰爻﹕鼎銅耳﹑銅的橫杠。佔問有利。

最上陽爻﹕鼎用鑲玉的杠﹐大吉﹐沒有不利。



奇摩知識也有這樣的解釋:

" 依易經姓名學而論: 姓名擇配到此卦,則屬「 吉 」也。

探究此卦為 漁翁得利 之象。﹝詳見下端 本卦研究﹞

因:上卦離為火.下卦巽為風,為木. 木上燒著火,且以鼎器煮物.化生為熟。

象徵事物調劑成新之意。

依易經卜卦而論:﹝易經不至於如此膚淺。此只適用於卜得主卦,解說吉凶 象徵,若卜得 1 至 6 爻,

則另有不同爻象解說。至於其他爻象解說,易經共變化 384 種不同爻象,

著實複雜,我們 正努力,有計劃,著此巨著,分享在網際網路上。﹞

卜問婚姻:三人組合家庭之兆。

卜問願望:難成.不必奢求.把握現在.

卜問交易:累心. 仍可成。

卜問疾病:肝氣.心火盛。流行病.頭痛.脾腎不和.

卜問胎孕:平安生產.母體留意 . "



當然

以上那些我全部看不懂

希望哪位能人志士可以幫我指點迷津

感謝~~~







  



  

  



  

  



  

  



  

  



  

  









2006年9月21日 星期四

悲情、自虐、花系列-----論台灣學生運動的荒謬性

昨天又有一群不甘寂寞的年輕人

跑去凱道去下跪

強調不是跪阿扁

嘴裡說是為台灣祈福

好!

從9/21晚上9:21跪了921分鐘

跪到隔天

女生哭了

男生腿抽筋了

高中生回去上課了

施主席送了野薑花給他們打氣

於是電視機裡就出現了"野薑花學運"的標題

以上就是9/21晚間在凱道發生事情的事實陳述

再來讓我談談文章的主題

謂何要叫<悲情、自虐、花系列>?

這篇文章的主角當然就是台灣不成氣候的學生和學生運動

悲情、自虐是台灣近幾年學運的大架構

不論是2004年的孤挺花學運

還是幾個月前黎文正的一人學運

乃至於這次的野薑花學運

哪一次沒有絕食、下跪這種自虐的戲碼

一定要搞到有學生送醫院才高興

畫面才能呈現出學運自我幻想的那種悲壯感

最後的悲情訴求就一定要打出來

以突顯弱小的學生對抗顢頇粗暴的政客

想想實在可笑

所以說悲情和自虐已經是這幾年學運的趨勢

未來想搞學運的諸位一定要切記在心

而花系列呢

也是這幾次學運共同的特徵

數十年前

中視花系列連續劇曾經叱吒台灣連續劇市場

部部賺人熱淚

而沒想到數十年後

這些當年還是小孩的年輕人

現在憑著兒時的回憶

把花系列連續劇的悲情精神運用在學運上

促成這幾年可稱為花系列的學運戲碼

當然花系列學運的祖師可追溯到90年代初的野百合學運

但當時並未將悲情與自虐的功夫發揮至淋漓盡致

而後隔了將近十四年

花系列在2004年四月綻放

兩個一藍一橘的台大老學生

搞了個孤挺花學運

撐了一個多月以絕食送醫收場

最後促成阿扁青年國是會議的摸頭大典

以及換來總召陳政峰進入末代國民大會代表的行列

今年七月的一人學運雖然不是花系列的正統

但是悲情和自虐一樣也沒少

可以說是花系列的番外篇

最後也是成就了一個準備邁向演藝圈的學運青年黎文正

接下來就是正宗花系列第三彈在921的出現

這個姑且稱為野薑花學運的花系列嫡系

是由倒扁青年團的份子組成

在921跪了921分鐘

我只能說花系列就是花系列

就算你跪的不是阿扁

悲情自虐牌有任何不同嗎?

彷彿學生一定要用這種激烈的方式才能讓大人聽聽他們的訴求

真是夠了!

我今天在這邊寫這篇文章

是要突顯

台灣學運以這種不健康方式發展有一陣子了

我對台灣學運整體的批評我將另起文章說明

但針對我說的這種怪異的訴求方式

我真的要大聲說

拜託別鬧了啦!!

「運動不是降搞~低!」

學生要是以為自虐方式能讓統治者眉頭皺一下那就真是是太天真了

瞧瞧人家老前輩施明德

雖然一開始出來倒扁便誇言已做好殉道的準備

但是你看人家從九月九號至今絕食過了嗎?

自虐只是一種宣示以及手段

就像一張王牌

不到緊要關頭絕不使用

可是這些誓死不當草莓族的學生

一出手便讓人看破手腳

馬上採用最激進、最煽情的下跪來突出他們自己

這不是開場就把王牌亮給大家了嗎?

說這是有心經營要長期抗戰的運動我還不相信

所以我呼籲

拜託各位有心搞學運的童鞋們

請不要再自虐了

你們的膝蓋應該用來向你們的父母表達感恩之情

而不是用在這種地方讓自己痛一整天

要用也得看時機用

這種把王牌當費牌丟的做法實在不可取

除了博得現場觀眾幾個掌聲和一些大人的淚珠

這樣的行為到底還有什麼效果?



目前這個花系列的學運還在進行當中

我當然並不是唱衰他們

只是期待他們能夠擺脫悲情和自虐

這樣台灣的學運才能走出一片不一樣的天空

2006年9月19日 星期二

<轉貼>軍事大國輸掉戰爭的五個原因(Immanuel Wallerstein)

轉貼自苦勞網

轉貼網址:http://www.coolloud.org.tw/news/database/Interface/Detailstander.asp?ID=118837



軍事大國輸掉戰爭的五個原因

■苦勞論壇2006/09/19

◎作者:華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路愛國譯(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







  美國是當今世界最強大的軍事大國。以色列是當今中東地區最強大的軍事大國。當一國想幹成某事卻遭到政治抵抗的時候,軍事優勢所產生的最明顯的誘惑之一就是動用軍隊。美國2003年做出了對伊拉克動武的決定。以色列2006年做出了對黎巴嫩動武的決定。兩國都是政府決策,盤算之後都認為他們肯定能在軍事衝突中取勝,並能迅速取勝。



  一般而言,世界或某地區最強大的軍事大國確實能夠在這類交戰中取勝,並能迅速取勝。這就是我們說它們是最強大的軍事大國的意思。但是取勝有賴於這種局勢,即兩國之間的確存在著壓倒性軍事差距。如果差距不那麼突出,訴諸軍事力量的決策就可能適得其反,導致事與願違的嚴重後果。之所以會如此,有五個原因。



  第一,如果弱國證明有足夠的力量延緩進程,甚至能造成僵持局面,那麼,交戰的主要結果就是顯露出最強大的軍事大國所謂軍事優勢的局限性。確實,世界從這種情況中汲取的教訓就是,最強大的軍事大國在軍事上的脆弱性超出大多數人的設想。其他國家則從軍事力量壓倒性不足的展現中得出政治結論。



  第二,持久戰不可避免地從來都是殘酷的戰爭。最強大的軍事大國捲進了被認為有違道德的行動。如果戰爭確實短暫,有違道德的事情很快就被忘掉了。但如果戰爭拖延不決,這類行為不但在交戰兩國、而且在世界其他國家,都會越來越成為大眾感性認識的一部分。最強大的軍事大國開始喪失它所宣稱的任何道德優勢,世界輿論原來也曾相信過它的這種說法。那些或多或少站在最強大的軍事大國一邊的國家慢慢而又堅定地開始拉開它們的距離,有時甚至表露政治和道德憤怒之感。



  第三,在開始的時候,最強大的軍事大國中的絕大多數輿論通常都支持本國政府的參戰決定。這種支持表現為愛國主義狂熱以及在道德上充分贊同本國政府。但支撐這種國內公眾贊同的是如下信念,即這場戰爭不僅在他們看來是正義的,而且還將勝得迅速並因此相對沒有痛苦。



  當戰爭開始僵持的時候,最強大的軍事大國國內有兩部分人開始收回他們對政府的支持。一部分人認為政府還未盡力,它基本上不稱職。他們要求軍事進攻進一步升級。如果證明由於某種原因無法做到這一點,這些人常常就會得出結論,說他們應該全部撤出戰爭。第二部分人是那些開始從道德上對戰爭產生懷疑的人,他們開始敦促撤出戰爭,並非因為政府行動不力,而是因為政府在道德上錯了。雖然國內這兩部分批評者談論的是相反的觀點,他們相互之間也很不一致,但兩種不滿加在一起,對政府改變其政策形成很大的內部壓力。



  當戰爭確已陷入僵持的時候,最強大的軍事大國政府就落到了雙輸境地。撤出也是敗,不撤也是敗。最初的結果是動彈不得(被稱為「堅持到底」),隨後就是蒙羞。如果蒙羞的感覺足夠強烈,它能導致這個被認為是最強大的軍事大國國內出現內部極度緊張的狀態。



  第四,這種局面持續越長,其代價也就越大,包括(最強大的軍事大國的)生命代價,以及經濟代價。代價越大,政府就開始越來越失去內部的支持。受戰爭打擊的國家在物質上無疑遭到了破壞,經常達到極端的程度。但最強大的軍事大國遭到的破壞證明也非常巨大,即使較少表現在基礎設施的破壞上。



  第五,當所有這一切發生的時候,即證明軍事力量不如原來相信得那麼強大,道德優勢喪失,國內支持越來越少,以及最強大的軍事大國的代價越來越高,其後果就是,最強大的軍事大國在世界體系中的整體政治地位下降,有時呈現加速下降。



  從這五個原因中人們汲取的政治結論是,在讓自己飽嘗這些惡果之前,最強大的軍事大國最好明白無誤地確認,其軍事優勢確實具有壓倒性。

2006年9月17日 星期日

<轉貼>蒼白的台灣自由主義

原文網址:<http://publish.pots.com.tw/Chinese/PotsView/2006/09/01/425_03potsv/index.html>

轉貼自破報復刊第425期 PotsView

蒼白的台灣自由主義

文/台灣立報社論

倒扁運動是個照妖鏡,照出一些人的真面貌。這裡頭,以澄社與龍應台最具代表性。施明德出來倒扁,雖然把倒扁運動的氣勢帶到一個新高潮;但我們發現,除了士氣提升的效應之外,對於陳水扁政權為何腐化得如此快速,對於民進黨為何墮落得如此不堪,都沒有提出甚麼論述出來。因此,施明德的倒扁運動基本上未脫離早期黨外運動的窠臼:善於掌握民氣,卻毫無思想深度。因此,不僅泛綠學者與社運人士沒有進步,施明德為代表的民進黨清流元老同樣在原地踏步。



雖然倒扁運動令人失望,但是最近卻有意外的收穫:台灣人民訝然發現,台灣一批自認為是社會清流的自由主義份子,最近紛紛暴露出保皇派的御用學者真面目。讓台灣人民認清這批偽君子的真相,或許是倒扁運動最大的貢獻之一。



自由主義一向是半調子的思潮。早期歐洲還在封建極權政治時代,自由主義曾經發揮過推動歷史進步的作用──催生了法國大革命;但是,即使以自由為號召的法國大革命,也不忘記平等與博愛的重要。隨後工業革命席捲歐洲,階級壓迫開始突顯,歐陸的自由主義思潮轉型為社會主義論述;蓋純粹的自由主義理論已經無法解決勞工階級不自由的困境。英美自由主義份子抱殘守缺,在理念上便退守到保守主義。



台灣的自由主義在戒嚴體制中也曾經發揮批判國民黨威權統治的讜論,而受到台灣社會高度的肯定與掌聲。但是,如果我們回顧戒嚴當時的台灣自由主義的論述,她/他們為民請命的用心誠然值得尊敬;但是她/他們的論點實在蒼白得可以;不僅比不上19世紀社會主義思潮的深度,連法國大革命時期的主張都不如。她/他們的論據只有一個要點:一切的罪過都是國民黨威權體制造成,只要這個體制解體了,自由幸福就會降臨寶島大地。



歐洲早期的自由主義雖然是半調子,但這是時代的必然侷限;一旦她/他們發現階級壓迫的事實,她/他們就用甘地朝社會主義的深度探索。然而,在20世紀80年代出現的台灣自由主義份子,她/他們彷彿對於台灣社會的階級壓迫無感不覺,甚至不自覺地拾上帝國主義冷戰時期反社會主義的宣傳牙慧。如前所述,施明德的反扁運動其實是毫無啟蒙意義的政治炒作;然而,即使這樣的溫和炒作,這批為自由主義者都受不了,而千方百計地為扁政權曲意辯護。台灣的自由主義真是何其蒼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