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30日 星期四

一個語言多義性的例子:聖經-約伯記.第七章.第一節

反叛手冊這本書的<目標>章節的開頭引了一句話



人生於世,即是戰爭-----約伯記,第七章第一節



我手邊剛好有兩本聖經

翻一翻發現大家的翻譯都翻的十萬八千里

2004年聖經公會的版本寫著:



人在世上豈無戰爭嗎?他的日子不像雇工人的日子嗎?



然後聖經公會1986年版這樣寫:



人在世上,好像被迫當兵一般,天天過著負重勞苦的生活,




各位鄉親啊

大家評評理

你相信這三段翻譯真的都是出自同一本叫做聖經的書嗎?

這難道就是語言的多義性??也太玄妙了吧!

2009年4月25日 星期六

撒烏瓦知遊學記(五)──寫在家園消失的兩個月後

于欣可

都市原住民後援會成員;台大城鄉所學生



s4

圖說一、部落住屋的營造充滿彈性,建材使用多樣,表現了住屋營造者對空間品質的敏感。




縣政府拆房子前,我有機會來到部落,部落裡的人有好些已經把房子給自己拆了,說是要保護建材,害怕如同三鶯部落被拆一般,讓怪手在那個稱為家的材料上來回壓碾。



不過大部分人家裡還沒有自己先拆,我能夠見到這個還沒有拆的家園,並且!所有學建築或空間相關專業的人,都應該來好好看一看他們如何利用簡陋的材料(甚至稱不上是建材),營造一種充滿自明性的人居環境,哪裡是門,哪裡該種樹,哪裡是社區通道,哪裡該是菜園,都以一種有機卻不雜亂的方式生長出來雖說是有機生長,但長出來的位置與大小卻像是一種了然於胸的規劃,像是一種看不見卻井然有序的網子,把各種空間環境品質,元素給建立起各種關係。我無意鄉愁,但如果說真的有某種空間品質謂之生態建築、社區建築,那這裡必定是一個起點。



這原來是他們過去還是孩子的時候跟原鄉部落長輩學習到的營造方法,來到都市求生存後,花了將近三十年,在大漢溪的河階地上,他們利用平坦的地形從最早的taluan(打陸岸,工寮)慢慢發展成lumah(家屋),整個部落發展扣連了阿美族人被迫離開原鄉北上求生的辛酸史,也見證了台灣都市擴張的,也見證了台灣的劇烈都市擴張,更是對台灣在特殊的歷史情境中如何缺乏具有前瞻性的住宅政策作嚴重的控訴!





s3

圖說二、部落內巷環境,說明了家戶間緊密的空間社會關係,許多社區想要營造這樣的關係,卻忽略了這種空間關係其實來自於人與人的社會關係,空間只是其表現形式而已。






s1

圖說三、部落長者舉牌抗議:長者的表情訴說著她的無奈,經營了三十年的河畔家屋被拆,有誰不會難過呢?年紀這麼大還面臨流離失所的情況,絕非是政府一句『佔用行水區違建』拆除就可以說明的,政府把河川生態系統破壞,這生態系統裡包括與水共生的阿美族人,但他們寧願把一切河川水泥化,以後,大漢溪不再是人們記憶中的河川了,只是一條用水泥圍起來的人工大排水道。






拆除那天,除了縣政府、當地警察與怪手司機外,沒有人知道會在那一天拆除部落,尤其是前一天在行政院門口才見到了原民會副主委,當大家以為會重啟談判之時,縣政府卻是好像黑道行徑一樣,先下手為強的把所有部落房子給拆了,留下一臉錯愕的、難過悲傷跟憤怒的沒有家可歸的人。



那是個寒冷的冬天,沒有遮風避雨的房子,他們住在河濱公園的涼亭裡,各界幫忙提供了簡單的帳棚,成為了新的暫時的家園,涼亭的穹頂無法遮風避雨,只能稍稍以其支架搭起簡陋帆布。路過的人客跟單車客以為是在公園露營,滿臉興奮之情好奇走過,沒有任何觀看別人焦慮與難過所引起的不安。



『我們重建的決心不變!』,部落老人們開始提醒著外來者也提醒自己,終究還是要有個像樣的家,住在帳棚裡面能住多久呢?我很佩服他們,在談重建的時候,是一種了然於胸的態度,雖然談到拆除還是十分的氣憤、無奈跟難過悲傷等多種情緒混雜尚未能理的清楚,但我知道,他們不會被擊倒。



離開前陪一位部落老人散步,部落老人停在廢墟前,指著那個橫躺在廢墟裡的櫃子說:『那是我的家,是我的家俱啊!怎麼會這個樣子!』他把櫃子抽屜打開,告訴我他從來沒有想過要離開他的家,抽屜裡的東西他也不拿了,就這樣放著吧!重建的時候我要再用這個櫃子當家俱。語畢,他開始哭了,開始急了,怕我感受不到他的難過,聽不懂他因為太激動而無法語言的言語,我從來沒有親身的感受到一個人在我面前的情緒翻騰,使我回家的路上好久無法清醒,一直停留在老人眼淚崩潰的那一刻。





s2

圖說四、刑警嚴密監控著帶著抗議標語來參加『縣府拆後說明會』的族人,這件事情看起來是個地方事件,再尋常不過,但其實牽扯出來都市原住民長年於都市邊緣生活、遭打壓以及抗爭的不斷上演的問題。




都市原住民後援會

<撒烏瓦知遊學記>系列文章:


撒烏瓦知遊學記(一)──我們圍著火爐唱歌

撒烏瓦知遊學記(二)──古拉斯的眼淚:一個底層勞工的沉痛控訴

撒烏瓦知遊學記(三)──阿美娃娃回家了!

撒烏瓦知遊學記(四)──當我們圍著火堆學著阿美語

撒烏瓦知遊學記(五)──寫在家園消失的兩個月後

2009年4月22日 星期三

撒烏瓦知遊學記(四)──當我們圍著火堆學著阿美語

吳其融

都市原住民後援會成員;台大大新社社員



前言:

我的社團是台灣大學大學新聞社,我們當初在2007年的年底開始關心溪洲部落,而後的三鶯部落拆除以及如今的sa'owac部落拆除,都一直使我們見到政府對於都市原住民部落的蠻橫,我們曾長期在溪洲部落進行訪調,而當sa'owac部落拆遷之時,我們剃了頭髮以示抗議,到了當地,並期望能更多盡點心力。




Kacaw對我說,「王媽媽是最先來這邊開墾的,他們老人們慢慢的將田地開墾起來,我這房子被拆掉並沒有什麼,但看到這棵檳榔樹就會很難過。」



在新聞上頭,我看到一次又一次的警民衝突,抗議著部落拆遷的問題,我在想著,到底都市原住民的文化是什麼,我們又該怎麼樣的看待河岸的腳踏車道呢?於是我到了現場,Sa'owac在阿美族語的意思是河濱,他們是一個河濱部落,在大溪老街的河岸對面,部落在我到達時,已經全部被剷平了。



在與族人聊了一些問題之後,族人便邀請我留下來吃飯,滿桌的飯菜使我滿不好意思,夜色低垂的傍晚,族人唱起歌來,歌聲中帶點情感,他們似乎不太熟悉著,該用怎麼樣的語言來對我們訴說對於部落的情感,對於這塊土地,他們耕種起來的記憶,對於我這個漢人來說,只有部落的佝僂在指甲縫間的泥土,留下了他們的情感,我吃著檳榔心、很特別的海菜(阿美族語叫samie)以及生菜沙西米,這城市很悲傷,為什麼政府不懂得去問他們的文化是什麼,僅留下模糊不清的河川水利線以及單調的腳踏車道,這是我第一次在部落睡覺,圍著火爐,我的名字叫Silaw,意思是鹹豬肉。



在帆布下頭的faki,對我說著,「我以前就做過很多事情,還有開過大砂石車,在花蓮開大砂石車的時候,因為視線很差,然後一台摩托車又闖紅燈,我就撞死了一個小女生,我賠了很多錢,然後原鄉的土地也被賣掉一些,然後我接下來幾乎找不到工作,曾經上過大船,一次就要在海上跑三年,我跑了三次,我也去沙烏地阿拉伯蓋過大橋,然後後來我當保人,結果我的朋友跑掉,我的土地就都不見了,我很勇敢,這段時間的抗爭不會太累。」,說完以後,就跟我乾杯,那晚的我偶爾隨著阿美族語調唱著歌,偶爾聽著阿美族的faki、fayi唱著阿美族古調,我也獻醜的唱了美麗島,他們對於自己的勤勉感到自豪,但是他們搞不懂,為什麼他們得要被趕來趕去,有一個阿公對我說著,這棵麵包樹已經快三十歲了,是從原鄉帶過來的,圍著火爐,我學會了阿美族的敬酒方式,學會了阿美族自我介紹的時候該怎麼講。



隔天一早,下起了大雨,空氣中瀰漫著濕悶的氣氛,有一些faki、fayi感冒了,而再過幾天,他們還要去國民黨前面陳情抗議,他們的田有時候照顧不了,但那時候的我不太懂得,圍著火爐,我靜靜的聽著他們的會議,住在那的時間裡,有一些fayi會哭泣,他們的眼神會疲累,怎麼會有政府認為什麼事情都可以用錢解決?我也不太懂得為什麼。



隔幾次的見面,我都是在抗議的場合看見他們,也跟著他們回去幾次,突如其來的拆除,竟是如此的霸道,使族人很難表現憤怒,這些複雜的情緒表現在魚池裡多起來的福壽螺卵,表現在他們對於重新蓋房子時的遲疑以及無奈,我漸漸的常到那裏吃飯,漸漸的感受到他們的田與漢人的田全然不同,他們會吃野菜,讓野菜與田地共同生長著,他們會種樹,讓樹與人是共生的,他們的魚池是天然的冰箱,藉由著循環的方式,讓生命與他們可以互相扶持。



我也學會了越來越多的阿美族語,但多半都是吃的阿美族語,例如竹筍、鍋巴以及雞肉,我朋友都會笑我學這個做什麼,偶爾中原大學來的盧老師則會問著,各地阿美族語的差異,我才會學到更有趣的阿美族語,他們的文法我仍不懂,我只知道,阿美族人自己開的路,兩旁一定是樹,但台灣政府開的腳踏車道,兩旁就是草皮,然後中間在用厚重的水泥鋪起來,並且很隨便的推倒兩旁的樹木,而如果下去河道觀看,在大溪老街的堤防外頭,丟了許多塊的消波塊,但另外一頭,政府就只是說著你們住的地方很危險,立刻趕你們走,但當大漢溪不斷下刷,政府就以龐大的金額保護老街停車場的同時,卻無視於部落的高度竟與對面堤防差不多高,如果真的部落如此危險,那老街早就全部都被沖走了,一筆行政命令,簡單的怪手拆遷,總讓我在那學到的喜悅以及語言,化為沉默的哀愁以及憂慮。



都市原住民後援會

<撒烏瓦知遊學記>系列文章:


撒烏瓦知遊學記(一)──我們圍著火爐唱歌

撒烏瓦知遊學記(二)──古拉斯的眼淚:一個底層勞工的沉痛控訴

撒烏瓦知遊學記(三)──阿美娃娃回家了!

撒烏瓦知遊學記(四)──當我們圍著火堆學著阿美語

撒烏瓦知遊學記(五)──寫在家園消失的兩個月後

2009年4月16日 星期四

苦沙龍錄音檔整理

以下是苦勞實習記者課程(或稱苦沙龍)的錄音檔整理

1.

記錄片製作人小毛

http://www.filedropper.com/file_42








2.

前民進黨黨工許偉泰

上半段

http://www.filedropper.com/1_39








下半段

http://www.filedropper.com/2_6








3.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崔愫欣

http://www.filedropper.com/file_39




2009年4月3日 星期五

【公民影音企劃報導】我要選立委





2009年大安區立委補選再次撞出難以處理的「社運政治化」,溫炳原在松山菸廠抱樹是社運議題政治化,也是綠黨長期以來左腳運動右腳參選的策略,但終究綠黨選情不佳,松菸運動敗戰。簡錫堦表示,當年新潮流時代提出社運政治化不是社運參選,而是將議題政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