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網址: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17251
日前馬謝公開表態不急於興建蘇花高的言論猶言在耳,沒想到昨天環保署的環評會馬上給了環保團體一個下馬威,做出有條件通過興建蘇花高的專案小組結論。昨天上午會議開始前,環保團體先在環保署門前演出行動劇,呼籲蘇花高一案應等候大選後整體政策確定,沒想到經過六個小時的攏長會議後,專案小組出乎外界預料的決議「有條件通過」。最後全案雖仍需送交環評大會討論決議,但是依照過去幾次的經驗顯示,蘇花高幾乎可以說是拍板定案。
雖然會議主席、環保署副署長張子敬在會議一開始就先打預防針地強調,這次環評不做決策,但最後的結果並非如此。國工局在會議開始的簡報中強調,興建蘇花高是既定政策,雖行政院在92年12月宣布緩建,「但不是不建」。本案由於超過環評法規定三年內應開發的限制,所以才有這次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的審查。國工局的簡報內容能著重在興建蘇花高的必要性,及其工程如何兼具環保。國工局對於自己的開發技術深具信心,不過就細節上的數據或論理過程並非令環保團體全然信服。
國工局認為興建蘇花高的必要性在於,第一,鐵路運輸無法滿足需求。至2026年,只能轉移蘇花公路的20%之交通量第二,現有的蘇花公路安全性、可靠性差。易受天氣影響而中斷。第三,國工局的民調顯示,沿線民眾大多支持蘇花高。
包括花蓮縣觀光協會、花蓮休閒旅遊協會以及花蓮縣農會等代表則痛批環保團體凌駕專業,他們認為當初在花蓮海洋公園投資近2百億資金,然而卻因為沒有蘇花高而賠本,希望環評委員不要被環保團體影響而失去專業判斷。他們也指出,花蓮的產業從前是靠木頭、現在則是要靠枕頭(觀光業),他們說:「觀光和交通是成正比,香港和日本的迪士奈都把高速公路開到門口」、「中山路和中正路有三分之一的店面在承租」,如果沒有蘇花高則花蓮的觀光業無路可走。
不過面對地方人士的強烈批評,環保團體捍衛花蓮環境的立場和態度依舊。帝雉鄉土工作室的呂翊齊在現場播放了一段馬謝的政見發表影片,表示蘇花高一案應分為「該不該蓋」及「怎麼蓋」兩個層面。若要走觀光生態,國工局與民意代表就不該著眼於「怎麼蓋」。
蘇花糕餅舖的站長李佳達則表示,這次環評會過了就會動工,並非如張子敬口中所說的不做決策,而是有絕對性的影響。李佳達更質疑國工局用什麼樣的標準去衡量這些環境影響,而且環保署的「政策環評」中的三個情境只有情境三才需要蘇花高速公路,而情境三即是「複製西部的產業發展模式於花蓮」。
台灣生態學會台北工作站主任廖本全則指出,國工局摘取公文之有利文字而忽視其他意見。他認為本案有兩大荒繆,荒謬一為技術官僚(國工局)回答決策問題,其無法、也不應回答決策問題;荒謬二為將決策權丟給環評委員。廖本全說國工局最擅長文字遊戲,並揶揄國工局剪貼舊的簡報內容功力一流。
歷次會議從不缺席的花蓮立委傅崑萁,這次有備而來在會議上發放和平電廠案子的報紙,強烈質疑這些環保團體的關心是選擇性的。他認為和平電廠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為蘇花高的179倍,但和平電廠確審查通過了。他也認為蘇花高並不是一個政治議題,是環保人士硬要把它拉成政治議題而模糊了焦點。
會議在正反雙方人馬輪番上陣發言、以及環評委員攏長的討論後,六小時的會議終於做出結論,主席張子敬認為,既然「讓花蓮有一條安全的路」是共識,不如先做成蘇花高山區路段的分段通車決議,以蘇澳到崇德之間的山區路段為優先,崇德以南的平原路段持續評估待核備,而做出「有條件通過環評」的裁示。
消息傳至環保團體耳中都感到不可置信,都認為環保署居然替蘇花高護航到這般程度,連總統選戰倒數的這個敏感時間卻還草率讓環評通過,政府眼中根本沒有環保只有破壞環境的經濟發展。事實上有環保團體耳聞,上星期五環保署便針對蘇花高環評進行過沙盤推演,沒想到結果就是今天專案小組會議的「有條件通過」的劇本。
據了解,謝營曾在上次專案小組會議前曾施加壓力,最後沒有做成結論,上星期謝長廷也才公開表示東部不應複製西部發展模式所以不應興建蘇花高,但是這次專案小組會議結論卻與謝長廷唱反調。
本案將送交環評大會核備,如果大會上沒有任何意外性的發展的話,爭議多年的蘇花高可說是蓋定了。環保團體醞釀今天將走訪馬謝總部,呼籲總統候選人能出面支持自己曾公開宣示的反蘇花高立場,讓政府能夠以更高的位階看待蘇花高的決策,讓花蓮人的子孫不需為了一條高速公路後悔一輩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