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12日 星期六

咱的網工作坊苗栗場: 流浪的城市記憶─貓貍山賴氏天旌節坊

原始網址:

http://www.newtaiwanese.org.tw/workshop/index.php?pl=72&ct1=7



很多人苗栗人都知道貓貍山上有座天旌節坊,但是卻很少人知道這座貞節牌坊多桀的過去。這座建於清光緒九年(西元1883年)的賴氏節孝坊原本蓋在文昌祠的旁邊,在明治42年(西元1909年)大地震後由於道路的拓寬而遷往天雲廟,但是1979年天雲廟擴建所以又遷到現址貍貓山公園內。這樣曲折離奇的流浪故事反映的不只是台灣人對古蹟的尊重觀念非常的缺乏,也象徵苗栗市這個有機體的城市記憶的流失。



十四歲守貞的賴氏傳奇

賴氏節孝坊的背後其實也有著一個令我們這個時代的人無法置信傳奇故事,故事的主人翁也就是這座牌坊所要紀念的對象,是一位以當時標準來看非常有傳統美德的女性-賴四娘。



賴四娘幼年就與新竹縣舉人劉獻廷的長子劉金錫指腹為婚,可是造化弄人,十四歲時她的短命丈夫就駕鶴西歸了。沒想到正值豆蔻年華的賴四娘卻堅持「一臣不事二主,一女不嫁二夫」的古訓,終其一生為她的夫家守節盡孝到她八十三歲逝世。



游牧民族般的賴氏節孝坊

時代變遷至今,貞節牌坊早已成為傳統父權主義壓抑女性的落伍象徵,不過最令筆者感到難以置信的卻不是傳統觀念與今日的巨大差距,而是這座節孝坊顛沛流離的遷移事蹟。賴氏節孝坊第一次遷移是從文昌祠旁搬到天雲廟,理由是道路的拓寬。第二次遷移是從天雲廟移到貓貍山上,原因是天雲廟的擴建。



筆者為它抱不平,為何這座三級古蹟在它一百二十年的歲月裡像個棄兒,被人從熙來攘往的南苗被驅趕到貓貍山的荒煙蔓草中?為何原本應該在地方發揮表彰氣節教化群眾之功能的古蹟,卻被放到一個與它原本歷史脈絡完全無關的山野林地上?



這些疑問也許連苗栗的在地鄉親也無人能夠有令人滿意的答案,但不論理由是什麼,筆者都認為這樣的對待確實反映我們對古蹟的不夠尊重。然而有人或許會問,為什麼要尊重古蹟?古蹟為何不能任意遷移或是拆除?



古蹟與周邊居民、空間的關係

有人認為所謂的古蹟也都是人造之物,既然是人造之物就沒有什麼不能拆除的道理。古蹟的確是人造之物,但是這些人造物具有特別的意義,所以就有了保存下來的文化價值。又或者有人會說,古蹟的意義也只是人所賦予,所以我們也可以找其他的東西來賦予其意義,可是有些古蹟建物確實有無可取代的意義與價值。



古蹟保存的觀念在近年來已經逐漸為大家所接受,但是保存古蹟的同時,我們是否也應該考慮到保存下來的古蹟與周圍的人文、空間的關係。所謂的古蹟必然有一定的歷史,而在這段不算短的歲月裡,古蹟也一定在周邊的居民的心理建立起特殊的情感關係。



大部分的保存下來的古蹟通常都能繼續維持這樣的關係,但是反觀像是賴氏節孝坊這類遷移難度低的古蹟往往被遷到別的地方,以至於這種關係無法維持而導致斷裂、甚至消失。



古蹟保存與城市記憶

天旌節坊在苗栗其實是苗栗人的福氣,因為在全台灣同類型的旌節牌坊總共只剩七座,苗栗人很幸運的能夠擁有七座中的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