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11日 星期一

支援日日春感想雜談(組織篇)





我又要重覆一次說過的話



真的是人之大敵

前面兩篇寫完後

懶讓我停了很久

這次終於讓我動筆

我們就來好好看一看我這次在日日春幫忙所觀察到的組織模式吧

剛去日日春幫忙我就被日日春的組織動員能力嚇到

其實以我跑果這麼多NGO的經驗

日日春對義工的動員能力算是強的了

唯獨一點缺憾

就是性別比例有點失調

讓我感受到嚴重的性別壓力(也許又是大男人主義作祟)







再來深入一點看日日春的組織模式

義工(或是志工)當然是NGO運作下很重要的一環

日日春首創小行星模式

雖然我還是不太懂

但大概的意思就是

每個日日春的義工就是一個小行星

各自去組織自己的衛星

有別於以往NGO的組織模式中義工往往淪為衛星的被動角色

小行星的概念就是一種對義工的Empowerment

賦權後的義工就不在是原本的義工

小行星概念充滿無限可能與活力

當然這還是有待日日春繼續實踐才能看出效果

不過起碼感覺不錯







另外日日春的政治分析會議也讓我印象深刻

通常這種內部的會議只會少數人參與

這些少數人必然也是重要幹部

然而日日春的會議確參與者眾

而且容許像我這種義工身分的人參與其中

在會議內容上

我不得不佩服王芳萍政治分析

她深刻的抓住政治中那些複雜的線

從這些線裡找到運動策略的方向

她說不該把政治人物完全打死

應該考慮到未來的合作機會

這點或許會讓人覺得軟弱

但是在"政治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這句話上

我覺得保持模糊的迴旋操作空間是必要的

永遠讓政客認為與自己合作是有利益的(選票、形象...etc.)

政治的互動中牽扯最深的往往就是利益關係

社運雖然不是純粹的政治場域

但是為了運動的目標

我寧可務實的看待問題

而不是過於理想化的堅持完美的原則

王芳萍讓我看到一個社運工作者

必須能夠清楚了解政治中的權力關係

並從中尋求最適當的運動策略

反觀本所雖然號稱社運研究所

但往往在政治這一塊以一種潔癖心態避而少談







最後要說的是這次在日日春幫忙觀察到美中不足的部份

就是最後的檢討大會

光是聽王芳萍和夏林清兩位巨頭的講話就耗去不少時間

在這最後的檢討會上

夏林清又不希望浪費時間在個人心得的分享

我說實在話

這種大家都參與的檢討會本來就不可能檢討出什麼很前瞻的東西

她卻希望我們能夠在檢討會裡談出這種未來的可能作法與策略

我們這些義工組成份子複雜

加入時間和參與程度不一

面對這種大哉問式的檢討會

我實在想像不出有能夠達成這種目標的可能

與其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我認為個人心得的分享反而重要

因為這是一種搏感情的方式

雖然聽大家的心得很花時間

但是這樣的心得分享一來可以讓大家互相認識(因為這次工作下來不見得能互相認識)

二來可以達到凝聚感情的效果(所謂的交心啦)

這些好處難道還不值得花檢討會的時間來做嗎?

所以這是檢討會失敗的地方

也是這次美中不足的小敗筆

以上就是小弟這次幫忙日日春所做的組織面向的觀察

說完了~~

支援日日春感想雜談(地陪篇)





上一篇談完了我在攝影組的感想

所以這篇來談談擔任地陪的部份

地陪這個工作就是在照顧人

照顧哪些人?

當然是照顧這次請來的外賓們

在分配的時間內陪著他們

處理外賓的各種需求

還要兼他們的小翻譯

而這次我主要被安排到的對象是Carol

她是個非常NICE的女士

不過我必須在此先打斷

插一個與地陪工作心得無關的小故事

我想必需在此紀錄下來

以資警惕







話說當初在開地陪會議時

日日春的人提醒我們地陪工作的"艱辛"

因為可能會處理很多外賓交代的瑣碎事務

這時我的某位林姓同學"好心"的跟我說:

"我覺得你好像不適合這工作"

我這時很不解的追問他:"怎麼說?"

他或許是意識到他剛的話好像刺激到我

所以他先是回答:"嗯...不知道...就感覺吧!"

過了一會兒

他委婉的說:"我覺得你是那種遇到不平等對待會反應很強烈的那種人"

雖然這是他修飾過後的形容

但我聽在心理依然有點不爽

憑什麼把我標籤成這種感覺有點不理性的人呢?

再說

他的推論是立足於某種假設性很強烈的前提之上:我要遇到不平等的對待

但是這種推論真的很荒謬

在他的推論下我接待的外賓一定會是一個很難搞又很雞歪的傢伙

這種推論實在讓我很難苟同

現在整個地陪工作都已結束

我總算可以事後諸葛的說:同學你錯了!

而且錯的離譜!!

事後證明我表現的可圈可點

當然這也歸功Carol不是他那種荒唐幻想中的難搞雞歪人

所以得以讓我一雪被標籤的恥辱







不算小的故事說完

進入正題

地陪工作的心得感想

第一個感想當然是讓我自己證明我並不是不適合當地陪

再來是當了地陪才發現

自己的英文沒有想像中的爛

當然也沒有夢想中的好啦!

不過在與外賓的基本溝通上都還應付的過來

這證明

英文只要你敢講

一定可以達到溝通的效果

哪怕只有一點點的功效

也比完全不講只能純比手畫腳要好多了







寫到這裡發現

其實當地陪的心得不多ㄟ

好像"小故事"比較讓我"印象深刻"

所以做了深刻的描述

不過我想還是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心得啦

只是現在一時想不起來

我想改天想到更多再補進來吧

今天先到此停筆

我還要寫下一篇組織篇的心得呢!!

2006年12月10日 星期日

支援日日春感想雜談(攝影篇)





日日春這次的行動論壇(國際會議)雖然已經結束一個多禮拜

我還是想回頭寫寫這次的一些感想

這篇先寫關於攝影的部份

老實說這次拍的不是很多

主要是因為身兼地陪組與攝影組的成員

兩頭燒的結果是地陪重於攝影

所以實際的拍攝只有研討會在市議會的第一天

以及歸綏公園的晚會和遊行

總的說來這次在我多次的拍攝經驗來講

是最漫不經心的一次

當然是因為真正拍的機會有限

加上地陪工作耗去大半心力

我這次並沒有關於整體拍攝的規劃

也沒有深刻思考過要拍什麼

有點憑感覺在拍

只是這樣的反省甚至會讓我回溯過去所有的拍攝經驗

我有做過規劃嗎??

我有思考過我要呈現什麼樣子的影像嗎??

我要表現怎樣的人與人的關係呢??

這些問題其實過去我並沒有深刻思考過

對我來說攝影是興趣

拍運動現場也是一種興趣

但是

沒有這些思考的拍攝

就像沒有靈魂的軀體

始終是空無一物無所事是

難怪我一直覺得我的照片除了技術不好

好像還缺少某種東西

原來就是少了這些拍攝背後的深層思考







再者

這次的拍攝經驗也讓我反思影像與女人的身體的關係

在攝影這件通常是"男人們"的興趣活動裡

女性始終不曾缺席

但卻總是以被凝視的影像呈現在大家眼前

很多攝影網站以定期舉辦辣妹泳裝外拍著稱

所謂的外拍就是拍女人

而那些參加外拍的人十之八九是男人

外拍活動表面上以藝術之名

掩蓋了底下的性別與權力關係

女性在影像中好像永遠擺脫不了被凝視的命運

這當然跟按快門的是男人有關

當然這裡要深刻的分析與反省這種關係是不可能的

我只想說我這次在拍日日春的女性們所遇到的衝擊

這次拍攝經驗的特別之處在於面對女性的身體

研討會和晚會都有一群名為"辣辣雞"的女性表演團隊

用她們性感衣著下撩人的軀體

在表演現場賣力挑逗著眾人的視覺感官

也挑戰著大家心中虛偽的道德尺度

當一個個年輕的女體在眼前晃來晃去的時候

手中的專業相機像是一個護身符

彷彿在向眾人宣示:

我是為了工作而拍、為了藝術而拍,才不是為了自己內心的慾望而拍

但事實上我實在無法不去面對女體對自己慾望產生的作用

其實很多照片是受到背後慾望所驅使而按下快門的

拍攝過程中頓時有種進退失據的感覺

我的立場是什麼??

是一個男人??

還是一個影像工作者??

我是否應該用鏡頭呈現更性感的軀體??

還是平實的紀錄她們動人的舞姿??

在停下食指的動作思考的同時

看到身邊的男性還不停的猛按快門的時候

內心感觸實在很強烈

我想這部份還有待釐清

我也很想知道辣辣雞們的那股勇氣打哪來

以及她們面對這些凝視時的具體感受

尤其在相機這種強烈而深刻的凝視

這些都很值得繼續思考下去







最後

這次的經驗也讓我反省過去拿著相機穿梭社運現場的經驗

如此回顧過去是讓人心虛的

因為在嚴格的定義下

我只是一個拿著相機的旁觀者

在每次的運動現場裡透過相機看世界

手裡的相機是讓自己與運動保持距離的工具

拿著相機我可以說我是客觀的眼睛

拿著相機我可以說我是旁觀者

拿著相機我就可以永遠保持安全距離

永遠只是個拿著相機的人而已



2006年12月5日 星期二

孔子觀點看今日台灣




孔子兩千多年前說過

經濟(吃飽)、軍備、人民對政府的信任

此三者乃為政者一定要重視的

要是三者無法兼顧

首先要放棄的是軍備

再者才是經濟

最後要留下來的是人民的信任

也就是說身為國家領導人

就算失去了保家衛國的力量

沒有了足以填飽肚子的糧食

也要維持人民對政府的信任感

反觀今日台灣為政者的舉措

恰恰與孔子訓示的完全相反

最先拋棄的就是人民對政治的信任

具體事例族繁不及備載

再者對於關乎人民肚子溫飽的經濟大事

雖沒有到完全不顧的地步

但我想也是無法讓人民滿意的

至於台灣政治領袖們到最後至死不肯放棄的是什麼呢?

我想不言可喻

兩千多年前的教誨總該有些價值

今日的為政者們聽到了、看見了嗎??

2006年12月3日 星期日

To YZH

懶是人之大敵

小弟由於荒廢許久

今天來寫點廢言

前日與某友人相談甚久

但內容有些混亂而沒交集

很多東西我自己沒辦法講清楚

所以特在此紓發己志



首先我並不質疑該友人的思考力

然諸多概念實在難以吸收

我提到希望他能系統化

將知識系統化是知識創造者的責任

但是系統化並不一定要耗費一生心力才可達到

凡知識必然有一個貫串首尾的架構

我希望他能先把架構顧好

這不一定會花很多力氣



再者我曾談及他想法的純粹性

這裡指的純粹並不是說太絕對主義

也不是強調過於草率不易吸收

而是說

因為他的想法中牽扯到很多概念

而這些概念其實有其複雜的內容

很多當代或是古典的大思想家都曾經討論過

而他或許可以從這些人曾經怎麼談過這些概念

從中吸收一些東西

讓自己的想法更完備、更經得起事實的檢證

俗話說:站在大師的肩膀上可以看的更高更遠

或許崇拜權威會失之迂腐

但有些前人的智慧確實不容質疑



具體談談我們聊天的內容

他曾談到機器取代人力的理想

姑且不論此理想的美好

因為連孔夫子禮運大同的理想境界至今都未實現

我們與其去幻想那種與現實脫離甚遠的境地

還不如看看我們身處的現實情況

我們無可迴避的是不平等、是階級

當然這種談法跟我在學校接觸太多馬伯伯有關

但是我們看看現代的科技發展

很多科學的發明早已超越一般人所能想像

可是當我們檢視這些發明為誰服務的時候

我們看到的是資本、是國家

當現代科技早已能讓人飛上太空之時

我們只看到有錢的富豪才花的起錢上太空

當西方世界的民眾人人能使用網路科技的時候

我們只看到南非的貧童連流感疫苗都打不起

我想說的是

機器能否帶來美好的未來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

在現實世界的不平等結構底下

所有人類智慧的果實永遠只有那少少的一群人在享用

所以我時在難以想像那種機器取代人力之後

人能夠過的像神仙一般免於匱乏的無憂生活

實在很難想像啊~~

我甚至不相信機器能夠取代人

這裡講個故事

是我學校教授上課時提到的

話說在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就出現過全部都是由機器製造的汽車

如此用機器取代人力是所有工廠老闆們夢寐以求的

可是

這家通用汽車全自動的Hamtrack廠所生產的汽車品質極差

因為機器沒有人所具備的處理能力和反應力

這些新車毛病一堆

最後還要靠工人拆開來檢修

所以自此之後再也沒出現比該廠更自動化的汽車工廠了

這就是機器無法取代人力的一個小故事



今天就先寫到這邊吧

我也累了

改天想到什麼再說吧!!



2006年11月9日 星期四

捷運~選舉運?

最近快選舉了

一些候選人紛紛造勢搶媒體版面

偏偏就被我看到這則新聞

說游錫堃和陳菊一起去做高雄捷運

游錫堃為了突顯高捷很穩

還故意站三七步不拉把手

陳菊更放出大利多

承諾選上市長會保障高捷員工最少要一半高雄人



我先說游懶堃啦

還故意三七步咧

要是小孩子有樣學樣不小心摔死怎麼辦??

愛逞強又"教壞恁仔大小"

非常不可取~



再來是唬爛菊

開這種唬爛支票

有種就說絕不用外地人

一個高捷的人力需求有多少?

就算一半高雄人就可以解決真正的失業問題囉??

真好笑~~



最後

有坐過台北捷運的應該都知道

捷運裡面不能賣東西、競選造勢

不是我討厭民進黨

這個簡單的道理民進黨卻偏偏不知道

難道試乘的高捷就可以無法無天啦?

難道DPP執政的縣市就可以這樣便宜行事嗎??

民進黨這樣大陣仗帶著市長候選人去高捷造勢

大家不會覺得很不妥嗎??

真是糟糕透頂!!

下次最好郝龍斌也跑去台北捷運造勢

我看看DPP會不會也出來瘋狗咬??



2006年11月8日 星期三

幸福

若問我什麼是幸福

我會說

有人愛就是幸福

最近看到朋友對另一半所做的

那種無私的付出

那種全心全意為了對方而改變自己

我會說

那個男生是幸福的

真的

幸福不就是有個愛你的人

願意為你做任何事嗎

有人愛

真的很幸福

真的~~

2006年11月1日 星期三

<新聞雜談>資本家的悲鳴

剛剛看電視

記者訪問徐旭東對辜家風暴的看法

他說他很同情

還說政府怎麼可能太反他們

因為他們也不能夠太反政府


徐旭東看到辜家這麼慘

當然會有兔死狐悲的感嘆

而且他前陣子也才差點為了ETC翻船

所以才會有感而發的說出他心中理想的政商關係

徐旭東真是說對了

商人不會反政府

因為政府是資本家養的狗

所以當然政府不應該、也不會反資本家囉

要是政府太過份

資本家的力量絕對可以讓政黨再次輪替

當然我想包括徐旭東之流的資本家

心裡一定都很了解政府跟他們的主僕關係

而且更清楚現在所發生的這些看似清算的事件

都只不過是政客為了政績在做做樣子而已

所以啊~~

只能說

徐旭東的表現只是資本家的悲鳴吧!!


 

變大的宇宙、變小的吉野家



有吃過吉野家嗎?

牛丼吃過吧?

吉野家就是賣牛丼的那個啦!

因為最近常吃吉野家

總覺得吉野家的東西比以前少很多

以牛丼來說

那個裝牛丼的碗明顯的縮水了(請參考上圖,那是以前吉野家的碗)

排除物價上漲這種理由(以後的人會越來越吃不飽?!)

我想到一種無厘頭的解釋

雖然無厘頭

但很科學



有人聽過宇宙膨脹說吧?

就是說我們生活的宇宙其實不斷的在膨脹

所以宇宙也越來越大

我引用這個理論

大膽推測

由於宇宙的膨脹

我們人其實也在變大

只是因為大家都在慢慢變大

所以感覺不出來

但是

只有一樣東西沒有跟上事物變大的速率

或者說根本沒變

那樣東西就是吉野家的食物

吉野家的食物因為沒變

所以在大家都變大的情況下

它就相對變小了

這就是我對吉野家食物變小的解釋

就醬

夠無厘頭吧!

不要再多問了



快去睡吧~~~

2006年10月30日 星期一

性的主體、客體與它者建構

之前突然有個想法再腦中想了一陣子

決定寫下來備忘

也許一些大師們老早有過一樣的想法

不過管他的

反正我沒讀到就當他不存在吧!(多麼唯心論的想法啊)



性的本質是什麼?

我下了一個定義就是:

「性是一種它者的自我建構」

這是什麼意思呢?

在解釋之前

先在精確的定義一下我這邊談的性

主要是從性幻想以及性行為的概念出發

也就是內在與外在的兩種性實踐

而它者的意思

類似客體

也就是一般哲學的稱呼

將人稱為主體

將人以外的物或人稱做客體

所以它者就是有別於自身的一種客體



回到剛剛提過的性的兩種實踐

先說說外在的性行為

性行為的它者建構很好理解

因為性行為通常要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一起進行(這裡先排除單人的自慰)

而既然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

自然對任何一個參與的人來說

其他人就是所謂的它者

透過與這個有別於自身的它者的互動來達到性的愉悅

重點是是它者

在意識上

主體意識到她(他)是與一個(或多個)它者進行性的互動

快感的來源是來自它者

來自對它者的自我認知或建構

講白一點

就是看到對方的愉悅帶來自己的快感

或是感受到對方而產生性的快感

這就是從性行為來看其中的它者建構



若從內在的性幻想來說可能更容易理解

性幻想必然是幻想自己與另一個它者互動(也可能是多個啦!)

它可能是偶像明星、心儀已久的異(同)性友人

總之不可能有人性幻象的對象是自己

所以在性幻想上必然要建構一個它者

這裡補充一下剛剛沒說到的自慰

基本上自慰必然要透過性幻想

所以也就可以用性幻想來理解

這樣就清楚許多

不用我多說了



從上面的論述

我們可以說

性必然是主體與客體的對立

本質上必須透過它者建構來完成

不論是性的內在或外在實踐

也就是性幻想和性行為

本質上都是一種「性是一種它者的自我建構」

以上

2006年10月28日 星期六

<雜談>唯心統派與唯心獨派

以下是唸"大眾哲學"後現學現賣的一些想法:



略通哲學的都知道

哲學陣營可分為兩大派

姑且不論中間的二元論

一個是唯物論

一個是唯心論



對於唯物論我不想多談

簡單說

唯物論則主張外在的物質世界本來就存在

不因人是否感知到而有所差異

人必須不斷的依靠感官來認識外部世界

雖然有時並沒有辦法得到完全的樣貌



再來談談我主要想談的唯心論

唯心論主張外在世界是由人的內在精神所決定

並不存在本質上的外在世界

只有人的精神感覺

所以人感覺的到的才存在

反之則否



唯心論的哲學思想後來成為法西斯主義的根源

這可從德國和日本強調只要有堅強的意志便可贏得勝利的論調中窺知ㄧ二

唯心思想讓他們寧可依賴內心中一廂情願的想法和期待

而不願意審視客觀世界的形勢條件與發展走向



從上面的敘述

我們用來對照台灣的政治現狀可以發現

不論是統派或獨派

都可以看到類似唯心論的觀點



先談唯心的統派

既然是統派當然主張兩岸統一

然而唯心統派的這種想法並不是審慎觀察過客觀形勢後所得出

而是以一種一心歸向祖國的期待與中華民族血濃於水的想像

進而推演出台灣必定要與中國統一的想法

這種只在乎應然面而不考慮實然面的想法就是唯心統派所呈現出來的



而唯心獨派呢?

基本上只是將出發點顛倒過來

以悲情的四百年外來政權史觀和當家做主的期待為主要依據

完全不考慮敵強我弱的客觀現實

也不思考獨立的可行性與後果

相信勇敢的台灣人終究能夠以堅強的"意志力"來抵抗強敵的侵略

這種想法與前面談到二戰時德日法西斯的說法並無二致



這就是從唯心論出發的統獨論點及其矛盾

至於唯物觀點的統獨立場長啥樣子?

嗯.....我還在想!!









2006年10月27日 星期五

<新聞雜談>喪權辱國的電火球&賤賤康康的軍火商

寫這篇

談不上什麼深刻的評論

只是昨天看到電視上蘇貞昌在立法院談到軍購說

哪有人點菜五年不付錢?

聽到這種說法

心裡真是很想罵蘇貞昌

幹!你是美國的行政院長嗎??

說真的

這種點菜比喻真的是很不倫不類

試問

哪有菜飯不問你要買什麼

硬塞一堆青菜蘿蔔給你

還逼你一定要買

不買就找黑道去你家問候

美國這種行徑真的很像黑道

更可悲的是電火球的言論

好像我們不買這些武器是我們的錯

好像我們變成了吃霸王菜的奧客一樣

真的不知道他是哪一國的行政院長

因此

我就來說說

我認知的軍購是什麼??

簡單來看看這幾樣軍購的問題在哪裡??



首先大家一定會先看到潛艦的項目

畢竟台灣海軍夢想成立一支真正有戰力的潛艦部隊已經很久

海軍有個笑話

說目前手頭的那四艘"海獸"潛艦(海龍、海豹、海獅、海虎)

兩台潛不下去

兩台浮不起來

可見其老舊程度

但是

美國這次賣我們潛艦的作法實在可議

老美老早就不生產傳統潛艦(柴油動力)

清一色都是核子動力

為了做這筆生意

硬是逼德國人交出自家柴潛的設計圖

就是要賺台灣人的錢

因為美國人給我們的報價足足是跟德國人買的數倍

那我們幹麻不乾脆跟德國人買啊?

擺明是要坑我們



再來看看反潛預警機

P-3C獵戶座這東西說實話我們很需要

但是美國做法上又實在讓人看不過去

幾年前海軍的S-2T過於老舊

所以美國人就用"租"的方式租了幾台P-3給我們

這次好像終於良心發現

覺得用租的太沒誠意

所以要"賣"給我們

但是給的卻是"二手貨"

精確的說應該是"淘汰品"

也就是美國海軍用了很多年的舊飛機

當然為了賣給我們

這些飛機還是會整修一下

美其名為"性能提升"、"延壽"等等...

說穿了就是淘汰品

賣我們這種用到快壞的二手貨

我們口水還要直直流

這種買賣真是好賺!!



第三樣

昂貴的長程預警雷達

這玩意兒真的是我們需要的嗎??

也許掌握中國"內陸"的各種軍事動向真的很重要

有人說

中共內陸有好多對著台灣的飛彈

所以我們非常需要長程預警雷達

但是有SENSE一點的都知道

瞄準台灣的飛彈都在沿海各省

根本不需勞駕內陸那些"大傢伙"

我想內陸那些彈道飛彈恐怕瞄準美國的要比瞄準台灣的機率大些

所以預警雷達應該是美國裝而不是我們裝吧??

其實美國人的如意算盤我們還看看不清楚嗎??

就是要我們當看門狗

花大錢跟美國買長程預警雷達

然後得到的資料再給美國人用

簡單說

美國人真得很會做生意!!



最後附帶再提一個

前陣子美國人不是說不賣我們F-16C/D了嗎??

我看到這新聞喚起了我兒時的回憶

我依稀記得

美國人當年不肯賣C/D型給我們

說C/D型的航程太長、載彈量太多

怕我們買了之後會帶著一堆炸彈飛去北京"反攻大陸"

所以後來老美只賣了F-16A/B MLU(MLU:中期性能提升)給我們

現在是怎樣??

過了十幾年

是老美突然不怕我們反攻大陸了??

還是台灣跟大陸的距離變長了??

我實在是搞不懂



以上這些敘述只能得出一個結論

就是~~~~~~美國人真的很"健"康~~~凸

2006年10月23日 星期一

論持久戰

問題的提起(毛澤東,一九三八年五月)

 



  (一)偉大抗日戰爭的一周年紀念,<chsdate w:st=">七月七日</chsdate>,快要到了。全民族的力量團結起來,堅持抗戰,堅持統一戰線,同敵人作英勇的戰爭,快一年了。這個戰爭,在東方歷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歷史上也將是偉大的,全世界人民都關心這個戰爭。身受戰爭災難、為著自己民族的生存而奮斗的每一個中國人,無日不在渴望戰爭的胜利。然而戰爭的過程究竟會要怎么樣?能胜利還是不能胜利?能速胜還是不能速胜?很多人都說持久戰,但是為什么是持久戰?怎樣進行持久戰?很多人都說最后胜利,但是為什么會有最后胜利?怎樣爭取最后胜利?這些問題,不是每個人都解決了的,甚至是大多數人至今沒有解決的,于是失敗主義的亡國論者跑出來向人們說:中國會亡,最后胜利不是中國的。某些性急的朋友也跑出來向人們說:中國很快就能戰胜,無需乎費大气力。這些議論究竟對不對呢?我們一向都說:這些議論是不對的。可是我們說的,還沒有為大多數人所了解。一半因為我們的宣傳解釋工作還不夠,一半也因為客觀事變的發展還沒有完全暴露其固有的性質,還沒有將其面貌鮮明地擺在人們之前,使人們無從看出其整個的趨勢和前途,因而無從決定自己的整套的方針和做法。現在好了,抗戰十個月的經驗,盡夠擊破毫無根据的亡國論,也盡夠說服急性朋友們的速胜論了。在這种情形下,很多人要求做個總結性的解釋。尤其是對持久戰,有亡國論和速胜論的反對意見,也有空洞無物的了解。盧溝橋事變[1]以來,四萬萬人一齊努力,最后胜利是中國的。這樣一种公式,在廣大的人們中流行著。這個公式是對的,但有加以充實的必要。抗日戰爭和統一戰線之所以能夠堅持,是由于許多的因素:全國党派,從共產党到國民党﹔全國人民,從工人農民到資產階級﹔全國軍隊,從主力軍到游擊隊﹔國際方面,從社會主義到各國愛好正義的人民﹔敵國方面,從某些國內反戰的人民到前線反戰的兵士。總而言之,所有這些因素,在我們的抗戰中都盡了他們各种程度的努力。每一個有良心的人,都應向他們表示敬意。我們共產党人,同其他抗戰党派和全國人民一道,唯一的方向,是努力團結一切力量,戰胜萬惡的日寇。今年<chsdate w:st=">七月一日</chsdate>,是中國共產党建立的十七周年紀念日。為了使每個共產党員在抗日戰爭中能夠盡其更好和更大的努力,也有著重地研究持久戰的必要。因此,我的講演就來研究持久戰。和持久戰這個題目有關的問題,我都准備說到﹔但是不能一切都說到,因為一切的東西不是在一個講演中完全說得了的。

 



  (二)抗戰十個月以來,一切經驗都証明下述兩种觀點的不對:一种是中國必亡論,一种是中國速胜論。前者產生妥協傾向,后者產生輕敵傾向。他們看問題的方法都是主觀的和片面的,一句話,非科學的。

 



  (三)抗戰以前,存在著許多亡國論的議論。例如說:中國武器不如人,戰必敗。”“如果抗戰,必會作阿比西尼亞。[2]抗戰以后,公幵的亡國論沒有了,但暗地是有的,而且很多。例如妥協的空气時起時伏,主張妥協者的根据就是再戰必亡[3]。有個學生從湖南寫信來說:在鄉下一切都感到困難。單獨一個人作宣傳工作,衹好隨時隨地找人談話。對象都不是無知無識的愚民,他們多少也懂得一點,他們對我的談話很有興趣。可是碰了我的那几位親戚,他們總說:中國打不胜,會亡。討厭极了。好在他們還不去宣傳,不然真糟。農民對他們的信仰當然要大些啊!這類中國必亡論者,是妥協傾向的社會基礎。這類人中國各地都有,因此,抗日陣線中隨時可能發生的妥協問題,恐怕終戰爭之局也不會消滅的。當此徐州失守武漢緊張的時候,給這种亡國論痛駁一駁,我想不是無益的。

 



  (四)抗戰十個月以來,各种表現急性病的意見也發生了。例如在抗戰初起時,許多人有一种毫無根据的樂觀傾向,他們把日本估計過低,甚至以為日本不能打到山西,有些人輕視抗日戰爭中游擊戰爭的戰略地位,他們對于在全体上,運動戰是主要的,游擊戰是輔助的﹔在部分上,游擊戰是主要的,運動戰是輔助的這個提法,表示怀疑。他們不贊成八路軍這樣的戰略方針:基本的是游擊戰,但不放松有利條件下的運動戰。認為這是机械的觀點[4]。上海戰爭時,有些人說:衹要打三個月,國際局勢一定變化,蘇聯一定出兵,戰爭就可解決。抗戰的前途主要地寄托在外國援助上面[5]。台兒庄胜利之后[6],有些人主張徐州戰役[7]應是准決戰,說過去的持久戰方針應該改變。說什么這一戰,就是敵人的最后掙扎我們胜了,日閥就在精神上失了立場,衹有靜候末日審判[8]。平型關一個胜仗,沖昏了一些人的頭腦﹔于是敵人是否進攻武漢,成為疑問了。許多人以為:不一定﹔許多人以為:斷不會。這樣的疑問可以牽涉到一切重大的問題。例如說:抗日力量是否夠了呢?回答可以是肯定的,因為現在的力量已使敵人不能再進攻,還要增加力量干什么呢?例如說:鞏固和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口號是否依然正确呢?回答可以是否定的,因為統一戰線的現時狀態已夠打退敵人,還要什么鞏固和擴大呢?例如說:國際外交和國際宣傳工作是否還應該加緊呢?回答也可以是否定的。例如說:改革軍隊制度,改革政治制度,發展民眾運動,厲行國防教育,鎮壓漢奸托派[9],發展軍事工業,改良人民生活,是否應該認真去做呢?例如說:保衛武漢、保衛廣州、保衛西北和猛烈發展敵后游擊戰爭的口號,是否依然正确呢?回答都可以是否定的。甚至某些人在戰爭形勢稍為好轉的時候,就准備在國共兩党之間加緊磨擦一下,把對外的眼光轉到對內。這种情況,差不多每一個較大的胜仗之后,或敵人進攻暫時停頓之時,都要發生。所有上述一切,我們叫它做政治上軍事上的近視眼。這些話,講起來好像有道理,實際上是毫無根据、似是而非的空談。掃除這些空談,對于進行胜利的抗日戰爭,應該是有好處的。

 



  (五)于是問題是:中國會亡嗎?答复:不會亡,最后胜利是中國的。中國能夠速胜嗎?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戰爭是持久戰。

 



  (六)這些問題的主要論點,還在兩年之前我們就一般地指出了。還在<chsdate w:st=">一九三六年七月十六日</chsdate>,即在西安事變前五個月,盧溝橋事變前十二個月,我同美國記者斯諾先生的談話中,就已經一般地估計了中日戰爭的形勢,并提出了爭取胜利的各种方針。為備忘計,不妨抄錄几段如下:

 



  問:在什么條件下,中國能戰胜并消滅日本帝國主義的實力呢?

 



  答:要有三個條件﹔第一是中國抗日統一戰線的完成﹔第二是國際抗日統一戰線的完成﹔第三是日本國內人民和日本殖民地人民的革命運動的興起。就中國人民的立場來說,三個條件中,中國人民的大聯合是主要的。

 



  問:妳想,這個戰爭要延長多久呢?

 



  答:要看中國抗日統一戰線的實力和中日兩國其他許多決定的因素如何而定。即是說,除了主要地看中國自己的力量之外,國際間所給中國的援助和日本國內革命的援助也很有關系。如果中國抗日統一戰線有力地發展起來,橫的方面和縱的方面都有效地組織起來,如果認清日本帝國主義威脅他們自己利益的各國政府和各國人民能給中國以必要的援助,如果日本的革命起來得快,則這次戰爭將迅速結束,中國將迅速胜利。如果這些條件不能很快實現,戰爭就要延長。但結果還是一樣,日本必敗,中國必胜。衹是犧牲會大,要經過一個很痛苦的時期。

 



  問:從政治上和軍事上來看,妳以為這個戰爭的前途會要如何發展?

 



  答:日本的大陸政策已經确定了,那些以為同日本妥協,再犧牲一些中國的領土主權就能夠停止日本進攻的人們,他們的想法衹是一种幻想。我們确切地知道,就是揚子江下游和南方各港口,都已經包括在日本帝國主義的大陸政策之內。并且日本還想占領菲律賓、暹羅、越南、馬來半島和荷屬東印度,把外國和中國切幵,獨占西南太平洋。這又是日本的海洋政策。在這樣的時期,中國無疑地要處于极端困難的地位。可是大多數中國人相信,這种困難是能夠克服的﹔衹有各大商埠的富人是失敗論者,因為他們害怕損失財產。有許多人想,一旦中國海岸被日本封鎖,中國就不能繼續作戰。這是廢話。為反駁他們,我們不妨舉出紅軍的戰爭史。在抗日戰爭中,中國所占的优勢,比內戰時紅軍的地位強得多。中國是一個龐大的國家,就是日本能占領中國一萬萬至二萬萬人口的區域,我們离戰敗還很遠呢。我們仍然有很大的力量同日本作戰,而日本在整個戰爭中須得時時在其后方作防御戰。中國經濟的不統一、不平衡,對于抗日戰爭反為有利,例如將上海和中國其他地方割斷,對于中國的損害,絕沒有將紐約和美國其他地方割斷對于美國的損害那樣嚴重。日本就是把中國沿海封鎖,中國的西北、西南和西部,它是無法封鎖的。所以問題的中心點還是中國全体人民團結起來,樹立舉國一致的抗日陣線。這是我們早就提出了的。

 



  問:假如戰爭拖得很長,日本沒有完全戰敗,共產党能否同意講和,并承認日本統治東北?

 



  答:不能。中國共產党和全國人民一樣,不容許日本保留中國的寸土。

 



  問:照妳的意見,這次解放戰爭,主要的戰略方針是什么?

 



  答:我們的戰略方針,應該是使用我們的主力在很長的變動不定的戰線上作戰。中國軍隊要胜利,必須在廣闊的戰場上進行高度的運動戰,迅速地前進和迅速地后退,迅速地集中和迅速地分散。這就是大規模的運動戰,而不是深溝高壘、層層設防、專靠防御工事的陣地戰。這并不是說要放棄一切重要的軍事地點,對于這些地點,衹要有利,就應配置陣地戰。但是轉換全局的戰略方針,必然要是運動戰。陣地戰雖也必需,但是屬于輔助性質的第二种的方針。在地理上,戰場這樣廣大,我們作最有效的運動戰,是可能的。日軍遇到我軍的猛烈活動,必得謹慎。他們的戰爭机构很笨重,行動很慢,效力有限。如果我們集中兵力在一個狹小的陣地上作消耗戰的抵抗,將使我軍失掉地理上的和經濟組織上的有利條件,犯阿比西尼亞的錯誤。戰爭的前期,我們要避免一切大的決戰,要先用運動戰逐漸地破壞敵人軍隊的精神和戰斗力。

 



  除了調動有訓練的軍隊進行運動戰之外,還要在農民中組織很多的游擊隊。須知東三省的抗日義勇軍,僅僅是表示了全國農民所能動員抗戰的潛伏力量的一小部分。中國農民有很大的潛伏力,衹要組織和指揮得當,能使日本軍隊一天忙碌二十四小時,使之疲于奔命。必須記住這個戰爭是在中國打的,這就是說,日軍要完全被敵對的中國人所包圍﹔日軍要被迫運來他們所需的軍用品,而且要自己看守﹔他們要用重兵去保護交通線,時時謹防襲擊﹔另外,還要有一大部力量駐扎滿洲和日本內地。

 



  在戰爭的過程中,中國能俘虜許多的日本兵,奪取許多的武器彈葯來武裝自己﹔同時,爭取外國的援助,使中國軍隊的裝備逐漸加強起來。因此,中國能夠在戰爭的后期從事陣地戰,對于日本的占領地進行陣地的攻擊。這樣,日本在中國的抗戰的長期消耗下,它的經濟行將崩潰﹔在無數戰爭的消磨中,它的士气行將頹靡。中國方面,則抗戰的潛伏力一天一天地奔騰高漲,大批的革命民眾不斷地傾注到前線去,為自由而戰爭。所有這些因素和其他的因素配合起來,就使我們能夠對日本占領地的堡壘和根据地,作最后的致命的攻擊,驅逐日本侵略軍出中國。(斯諾:《西北印象記》)

 



  抗戰十個月的經驗,証明上述論點的正确,以后也還將繼續証明它。

 



  (七)還在盧溝橋事變發生后一個多月,即<chsdate w:st=">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五日</chsdate>,中國共產党中央就在它的《關于目前形勢与党的任務的決定》中,清楚地指出:

 



  盧溝橋的挑戰和平津的占領,不過是日寇大舉進攻中國本部的幵始。日寇已經幵始了全國的戰時動員。他們的拆謂不求擴大的宣傳,不過是掩護其進攻的煙幕彈。

 



  <chsdate w:st=">七月七日</chsdate>盧溝橋的抗戰,已經成了中國全國性抗戰的起點。

 



  中國的政治形勢從此幵始了一個新階段,這就是實行抗戰的階段。抗戰的准備階段已經過去了。這一階段的最中心的任務是:動員一切力量爭取抗戰的胜利。

 



  爭取抗戰胜利的中心關鍵,在使已經發動的抗戰發展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衹有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才能使抗戰得到最后的胜利。

 



  由于當前的抗戰還存在著嚴重的弱點,所以在今后的抗戰過程中,可能發生許多挫敗、退卻,內部的分化、叛變,暫時和局部的妥協等不利的情況。因此,應該看到這一抗戰是艱苦的持久戰。但我們相信,已經發動的抗戰,必將因為我党和全國人民的努力,沖破一切障礙物而繼續地前進和發展。

 



  抗戰十個月的經驗,同樣証明了上述論點的正确,以后也還將繼續証明它。

 



  (八)戰爭問題中的唯心論和机械論的傾向,是一切錯誤觀點的認識論上的根源。他們看問題是方法是主觀的和片面的。或者是毫無根据地純主觀地說一頓﹔或者是衹根据問題的一側面、一時候的表現,也同樣主觀地把它夸大起來,當作全体看。但是人們的錯誤觀點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根本的錯誤,帶一貫性,這是難于糾正的﹔另一類是偶然的錯誤,帶暫時性,這是易于糾正的。但既同為錯誤,就都有糾正的必要。因此,反對戰爭問題中的唯心論和机械論的傾向,采用客觀的觀點和全面的觀點去考察戰爭,才能使戰爭問題得出正确的結論。



論持久戰(my love war) Nimitz Yang 2006

嘿嘿嘿~~~

大家一定看不到我寫的這篇文章

因為大部分人看到標題就已經退避三舍

再看到前面一大段毛主席的大作應該已經死傷殆盡

能夠看到這邊的只能說是真神人也......

這篇ㄚ

主要ㄚ

就是說ㄚ

我覺得ㄚ

我可能要做持久戰了

什麼的持久戰ㄋ

談戀愛的持久戰

用白話文說就是

我覺得我可能要孤獨到我退伍了

怎麼說呢?



第一

我深刻的體認到一個事實

我其實是外貿協會的資深會員

但很遺憾的是

本人並不是帥哥

所以實在是沒什麼資格說別人的外表

甚至冒著風險在這邊承認自己是外貿協會會員

因為大家總會認為

以貌取人的人除非自己是個帥哥

否則就是人渣

簡言之

以貌取人在社會主流價值下是被排斥的

唉~~~

可是ㄚ

外貿協會也不是不可以加入啊

審美標準就是比較高

能怎麼辦呢?

所以我決定大方承認自己是外貿協會

最近還準備選會長喔@@

大家要多多支持啦~~~甘溫ㄟ



關於持久戰的第二點判斷是

由於記取了之前的教訓

所以我這次給自己定下了嚴格的年齡限制

必須要比我小三歲以上

所以就是現在正在唸大學的小妹們

然而

我根本沒有機會認識這種人

就算認識也會被當成是老頭子

年齡的代溝實在是顯而易見



第三點

承接上點

有很多我標準內的人也都已經在工作

記得之前的教訓嗎??

絕對不交在工作的人

因為價值差異一定甚鉅

一個窮學生憑什麼去追一個在工作已經有獨立經濟的女孩子呢??



最後

是自己本身的問題

當然首先是我不是帥哥

再來是我很窮

最為致命的就是我很怪

這個怪包含了

我沒有摩托車(其實也是經濟因素)

我不溫柔體貼(沙文主義的藉口)

我不善察言觀色(近視吧)

我不會說甜言蜜語(甜言蜜語通常由謊言組成)

我不會說女生喜歡聽的東西(跟上點類似,但主要是說會講一些有的沒的知識、典故)

所以本身的競爭力實在是太差勁



綜合以上各點

我得出的結論便是"持久戰"

所謂持久戰

就是單身到退伍工作後

才有可能在感情上有所突破

一則是有了經濟能力

二來是社會化程度也會有所增長

這樣才能畢其功於一役的解決上述劣勢

當然有些可能無法改變

像是外貿協會的會籍恐怕就不是簡單能消除的

但是工作職場上的對象一定比較會裝扮自己

所以獲多或少可以彌補外貿協會的劣勢

總而言之

持久戰是我目前的愛情準則

也是這幾年內必須面對的殘酷現實

我就是要單身這幾年了

嗚呼哀哉~~~

<新聞轉貼>一把火燒掉2億 風力發電隱憂

一把火燒掉2億 風力發電隱憂

更新日期:2006/10/17 04:09 記者: 陳育賢特稿

新竹市香山風力發電站六座風力發電機原訂本月底正式運轉供電,昨天一把火燒掉了一億元以及一年六百萬度的電量。風力發電已成世界趨勢,如何加強消防安全、故障排除機制、防火設計等,是此次火警曝露的問題。





台電兩年前在新竹市香山地區發包動工「香山風力發電站」,六座風力發電機均已完工,原預計今年底可加壓受電,上月底開始試車,預計本月底驗收並正式運轉供電。





此風力發電機主體高達七十六公尺,加上風車葉片轉至最高點計算,高達一○七公尺,六部發電機分散坐落在海山漁港般,不只壯觀,也為海岸增添風情。





風力發電機設計為,一般天候狀況下(有風、無風皆算入),單機平均發電二千仟瓦,一年供電三千六百萬度,若以每秒達十三公尺風速的滿載發電量計算,每座發電機每小時可發電二千度。以一般居民每戶的年平均用量大約為三千六百度計算,六座風力發電機一年可多供應一萬戶用電量。





政府目前正大力推動二氧化碳減量工業,風力發電每度可比傳統發電方式,每度減少○.八六公斤二氧化碳,歐美許多國家都已風力發電化。台灣目前已運轉供電的風力發電機已有四十部,若加上香山站六部發電機,預計今年底有四十六部風力發電機加入供電行列。





昨天燒掉的香山二號風力發電機,等於燒掉一億經費及一年六百萬度電量,換算損失近二億元。所幸該發電機尚未驗收還未正式運轉,加上有保險,損失降低。





只是風力發電機「高高在上」,地方消防局的消防車根本束手無策,最後只能仰賴民間起降機勉強灌救,非長久之計。既已出現首例,難保能絕後,如何加強消防等安全措施及防火機制,成為火警後重要課題。



2006年10月22日 星期日

研究生的生活實在是很苦悶

唸書唸到快發瘋

理論唸到快睡著

當然有時候也會唸的津津有味

但是想跟別人分享讀書的心得

我卻總是找不到人

唉~~~

會有這種嗜好的人也很奇怪

馬克思

亞當斯密

饒了我吧!!

可以跟我做好朋友嗎??

2006年10月18日 星期三

<轉貼>一生幹了兩件事(毛澤東)



一生幹了兩件事

毛澤東 1976年   

人生七十古來稀,我八十多了,人老總想後事,中國有句古話叫蓋棺論定,我雖未蓋棺也快了,總可以論定了吧!我一生幹了兩件事。一是與蔣介石鬥了那麼幾十年,把他趕到那麼幾個海島上去了。另一件事你們都知道,就是發動文化大革命。這事擁護的人不多,反對的人不少.這兩件事沒有完,這筆遺產得交給下一代。怎麼交?和平不成就動蕩中交,搞的不好,後代怎麼辦?就得腥風血雨了,你們怎麼辦,只有天知道, 

-- 選自《毛澤東著作選》,姜義華著,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

2006年10月10日 星期二

貓與狗的對話

妳是貓

晚上不喜歡睡覺

我是狗

永遠是妳最忠實的朋友



貓說

如果有一天

我不再晚睡

如果有一天

我不再是一隻貓

你還會把我當作朋友嗎?



狗說

如果妳不再晚睡

那我會陪妳早起

如果妳不再是貓

我將把妳擁在懷裡永遠不放

把妳當成一輩子呵護的對象





抱歉~~~

晚上睡不著時就很愛寫東西

以上純屬虛構

如有雷同

肯定是你想太多了!!



2006年10月3日 星期二

愛情的抽象與具象

因為失眠實在太無聊了

我們來聊一個無聊的話題

............愛情

這是我有一次在大安蹓狗的時候想到的一個有趣的思考

大家應該都知道抽象和具象這兩者的差別

如果套用在愛情上面

有抽象的愛情和具象的愛情嗎??

我覺得所謂的抽象愛情

就是把情人的優點好處等等的用抽象的形容詞來形容

比如說他很善良、體貼、溫柔、聰明、......等等等

這些都是用來形容另一半會用的到的詞

也是每個人與對方相處後必須在腦中對對方下的結論

所以當有人問起你(妳)說你的女(男)朋友是個怎麼樣的人

妳一定要用這些詞語來向別人解釋

而我們自己也需要這些詞語來歸納對方的優缺點

最後

我們心中喜歡的是個抽象的對方

是個善良、體貼、溫柔、聰明的對方

這就是抽象愛情的狀況

聽起來怪可笑的

人的感情怎麼會這麼可悲ㄋ?

可是我覺得事實上就是如此



當然

有抽象就有具象

而且人的愛情往往是先從具象開始

先有了具象的觀察和感受

才有成為抽象的可能

所以具象愛情包含的是對方給你的感覺

這樣說很玄吧?

明明感覺這種東西是這麼的抽象

但是其實這是很具體的東西

比起一堆抽象化的形容詞

感覺具象多了



你腦中想到的不會是形容詞

而是對方的一頻一笑、一舉一動

具體在妳心中產生的感受

不是一種酸澀的感覺就是一種甜蜜的感受

絕對具體

所以這就是具象的愛情的情況

而具象愛情也是抽象愛情的基礎

兩者有共生共榮的關係



在這邊提這些想法

無非是想讓大家想想

有時候我們是不是太執著於抽象愛情的範圍

不是一廂情願的把對方想成一堆正面形容詞組成的完人

要不然就是百般刁難的將另一半想成負面形容詞構成的罪人

這實在是非常不好的

舉例來說

你將對方拆解成N個抽象的優點

但是今天要是面前出現另一個也具有這N個優點的異性

你依然會愛上這個跟原本另一半擁有一模一樣抽象優點的人ㄇ

我想應該不會有這種事發生

因為我們所愛的是人

每個人都是獨特而複雜的生命體

我是覺大家可以多用具體愛情來避免抽象愛情的危險

因為人是種複雜的動物

就算我們可以把一個人身上的所有優缺點歸納成數百數千個形容詞

確總是有那一個我們無法歸納、無法抽象形容的部份

那部份就是需要我們用心體會的、具象的

愛情

不是嗎?



















失眠隨筆

各位

我失眠了

真是的

給大家一個良心的建議

如果坐深夜的國道客運

請記得

一定要看車上放的電影

要是你在車上睡太飽

結果就會和我一樣......"失眠"

拉拉拉拉拉

為什麼睡不著ㄋ

是睡太飽?

還是內心有別的悸動??

不知道啦!!

我要睡著~~~

明天(今天)還要上班ㄟ

該死的是整個下午和晚上還要上課說

馬的~~~讓我睡啦!!

感謝主......阿門!!

2006年9月28日 星期四

About Humanism

前幾天和一個好朋友聊到人文素養

所以我想重新思考一下幾個問題

第一是人文素養是什麼?

再來是人文素養對社會有什麼重要性??

所以在此先說明一下

下面這篇文章是我大一時候寫的作業

主題恰巧與人文素養相關

我想先貼上這篇文章

作為自己繼續思考上面兩個問題的參考起點

以下就是我大一寫的不成熟文章

題目是:大學生與人文素養之我思我見



壹、          前言

 



常在報紙上看到一些學者批評台灣大學生的素質愈來愈低落,也愈來愈缺乏所謂的「人文素養」,所以造成很多校園及社會上病態的現象叢生。可是到底「人文素養」指的是什麼呢?而缺乏「人文素養」的大學生又為何會造成這些問題呢?所以本文擬在解釋「人文素養」的基本概念,以及對如何重建大學生的人文觀提出個人的一點看法。

 



貳、          人文主義的意含與人文教育的發展

 



所謂的「人文素養」也就是指一種充滿「人文精神」的道德涵養與處世修養,而「人文精神」也就是由「人文主義」所啟發的一種思想與處世態度。


「人文主義」(Humanism)一詞,由羅馬字的(Humanitas)演變而來,意思是「文化」,所謂的「文化」就是指一切由人類所創造的有形器物和無形的制度、思想等,所以人文主義就是一種以人為本,肯定人之所以為人的價值與尊嚴,注重人的個體性及獨特性,並發揮人的潛能與激發對社會的關懷,最終達到完美的「文化人」的境界。


而人文主義的基本觀念在東西方的歷史裡都可以找到相關的傳統源頭,也各有各的人文主義發展歷程。西方最早的人文主義思想可以追朔到古老的希臘時代,當時的哲學家就已經對人的各方面展開廣泛的探討,他們重視個人自由與評價,人生的意義即在於如何發揮個人的潛能,所以他們的教育思想也是一種人文主義式的教育思想,認為教育的目的是造就出在德、智、體三方面皆能均衡發展的「全人」,我們從幾位有名的希臘哲人身上就可發現這種教育的痕跡,他們不只在學術上有卓越的啟發,更有著文明人的高尚品德,而在體育的表現上也是頗為讓人激賞。


以荷馬史詩中的英雄奧狄賽(Odysseus)為例,他是勇猛的戰士、機智的領袖、善辯的演說家、老練的水手,也是有經驗的農夫,他會自己宰牛、做飯,而在聽到動人的音樂的時候又會熱淚盈框。他所擁有的不只是智慧、知識、道德,還有體力和技藝。另外,蘇格拉底(Socrates,西元前469~399)曾經是個優秀的步兵,而柏拉圖(Plato,西元前427~347)少年時是摔角冠軍。


所以總的來說,古典希臘思想的特質就是注重人或事物整體的健全。就一個理想的人格而言,他們注重的不是某一方面的特殊才能,而是在各種活動中都有傑出的表現,以上也就是古希臘人文教育精髓的呈現。


到了古羅馬時代繼承了希臘的人文主義觀念,仍然是以人文教育作為指導方針,所以大體上與希臘時期沒有太多差異,可是在羅馬帝國瓦解後的中古時代,原來的人文主義傳統轉變為宗教思想濃厚的神本主義,神本主義將人視為上帝的僕人,不重視個體人類的潛力及創造力,所以歐洲的文化頓時向後倒退不少,史稱歐洲歷史上的「黑暗時代」。

 



歐洲經歷了漫長的黑暗時代後終於在文藝復興時期找到了一絲文明的曙光,由於文藝復興時期所強調的就是古典的西臘羅馬文化的復興,連帶的將西羅時代盛行的人文主義給重新提倡,所以文藝復興時代最重要的思想就是人文主義的觀念,也造就出一批由人文教育所培養出來的人文學者,這對歐洲後來燦爛的文化光芒有著重要的影響。

 



直到現在,人文主義及人文教育的觀念依然是西方的主流價值觀,持續的帶動西方文化的發展,也讓西方文化的各方面一直主導著現今的世界。

 



反觀我們我們中國的歷史,其實早在三代就已有類似的觀念出現。周禮中掌管教育的地官大司徒:「以鄉三物教萬民」,所謂「鄉三物」指的就是六德、六行、六藝。六德、六行以個人人格發展為主,並注意與家族和社會的關係。至於六藝教學則是一種德、智、體平衡發展的教育。可見周代教育和古希臘的教育思想不謀而合,都是屬於人文主義的教育思想。後來的孔子、孟子等先秦儒家的思想裡也含有強烈的人文主義色彩,但是在後世錯誤的解讀,及封建帝國的超穩定結構下,人文主義的思想一直無法在中國發揚光大。

 



綜觀以上所述,人文主義的精神不管在東方或是西方都有其悠久的歷史,在歷史的演變中西方受到了人文主義的推波助欄,使的西洋文化在歷史的舞台上大放光芒,而中國卻因穩定的政治及傳統使人文主義無法發揮,以致於中國在歷史的腳步漸漸不如西方,到後來甚至讓西方遙遙甩開。所以我們可以發現人文主義的前瞻性,也可以看到人文教育的非凡成果,間接的證實了人文素養對我們的重要性與迫切性。

 



參、          大學生&人文素養

 



一、人文素養對大學生的重要性

 



前面花了很大的部分在介紹人文主義與人文教育,現在我們來看看所謂人文素養對我們現今的大學生有沒有什麼重要性或影響。


首先人文教育旨在培養富有多方面能力的全人,而不是在教導專業的謀生技能,而大學本來也就不應該是培養職業能力的地方,大學應該是個傳授知識和交流學問的地方,所以大學教育也應該強調人文教育,這也是不少學者提出來的觀念。


其次我們再看大學生缺乏人文素養會發生哪些問題:假如一個醫學院的學生缺乏人文素養,他將不會在乎病人的感受而只會主觀的替病人做判斷,這種病人與醫生的互動將是惡性的,而病人就算痊癒也會對醫生產生不好的印象。假如一個法律系的學生沒有了人文素養,他將在法庭上為了打贏官司而使用各種不當的語句及手段,就算他打贏了官司,對方也將對他心懷恨意,甚至是私下對他造成不利的後果。假如一個新聞系的學生少了人文素養,他將會因為少了一份社會關懷而在報導新聞時會對受訪者問出不當的問題,或是為了個人的獨家報導而枉顧新聞公正客觀的倫理,報導出一些會對社會產生負面影響的新聞。以上這些例子就是缺乏人文素養的大學生在就業後會對社會造成的不良影響。


二、重建大學生的人文素養

 



那既然缺乏人文素養的大學生會對我們社會產生這些不良的後果,那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重建大學生的人文素養,避免上述的情況發生呢?


第一我們應該加強通識教育的課程與規劃,通識課程是現今各大學院校學生都要修習的科目,其內容包含各種學科,目的就是希望大學生除了對於本科系知識有所了解之外,對於非本科系的一些知識也能夠所有接觸和關心,所以通識教育的意義就是一種人文教育的具體表現,但是目前國內通識科目的師資缺乏,學分數也過低,所以我認為除了加強師資和提高學分數之外,在課程的規劃上也要力求多元,並能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使學生能在短短的修習期間就能對該門學科建立基礎的觀念與架構,讓學生在結束課程後還是能依循這些觀念和架構作客外的自我充實。


第二我們應該讓學生多接觸社會的各層面,培養學生對社會各階層的關懷和了解,方法可以是增加學校與周圍社區的交流,讓學生參與周圍社區的服務,或是讓學生去發掘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並讓學生組織成具有服務能力的服務團隊,在服務的過程中學生不但能更了解周圍社區的情況,也更能體認到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的艱困處境,最後使學生能產生服務社會的觀念,在未來就業後也能秉持這個精神對社會貢獻自己的心力。


肆、          結語

 



最後,我個人對雖然對目前大學生的人文素養感到悲觀與憂心,卻不免還是對人性抱持著一絲的信任,因為我相信人是有理性會思考的動物,雖然缺乏人文素養會產生很多的傷害,但是我相信最後依然會有一批有心的人,他們會勇敢的站出來扛起重擔,並運用自己微薄的影響力來漸漸的改變社會,因為這批人是社會裡的重要力量,我想這些人也就是所謂的知識份子吧!

 












2006年9月26日 星期二

勞動≠勞動力??臭馬克思!!





今天在阿亮的課堂上

我試圖向大家解釋勞動為何不等於勞動力

可惜大家都聽不懂

而且大家狐疑的眼光實在有點傷了我的心

因為我真的很想解釋清楚

可是就連阿亮都聽不懂

氣死了!!

馬克思我恨你~~~

都是你把勞動和勞動力兩個概念分離

而且還用這麼抽象的描述去說明

害我今天跟同學解釋半天都說不清楚

都是你害的!!



後來談到絕對剩餘價值和相對剩餘價值的概念

當然阿亮先解釋了一次

說絕對剩餘價值是增加勞動的時間也就是增加工時

相對剩餘價值是增加勞動強度也就是工作量

這個解釋和我的認知實在有所出入

所以我又試圖把我知道的講了一次

沒想到阿亮再次否定了我的說法

實在讓我感到很沮喪



回家後我重新看了一下書

重新整理了一下我的觀念

我強烈的質疑阿亮是不是自己搞錯了

所以我在這邊想把我對這些概念的理解整理出來



首先

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生產制度中之所以能產生價值

那是因為資本家在生產過程中買到了勞動力這個商品

勞動力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

它是所有價值的泉源

勞動力是商品這個觀點當然也不是馬克思獨創

早他一個世紀的古典政治經濟學者早就發現這點

不過比較不同的是

古典政治經濟學者用的詞是勞動而不是馬克思口中的勞動力

其實馬克思早年也只使用勞動這個詞

在他[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就可以發現

馬克思本來也沒有特地區分勞動和勞動力這兩個概念

他直接引用了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看法

如同亞當斯密所說:

"勞動是測量一切商品交換價值的真正標準"

馬克思也認為商品價值是由勞動所決定

這個稱作勞動價值理論的觀點後來被馬克思發現一個矛盾的地方

那就是若是所有商品的價值是由勞動所決定

在資本家購買勞動來生產商品的這個描述中

勞動這個商品該如何表現它的價值?

也就是說

勞動的價值由勞動決定

恩格斯在[雇傭勞動與資本導言]就提到:

"假如勞動是一切價值的尺度,那麼我們只能用勞動來表現勞動的價值。

但是假如我們只知道一小時勞動的價值等於一小時勞動,那麼我們就絕對不能知道一小時勞動的價值。"

由上面恩格斯的補充描述

我在課堂上換了一個形容方式

我說

要是牛是一切商品價值的尺度

如果一台汽車等於八頭牛

那八頭牛又等於什麼?

我們總不能說八頭牛等於八頭牛吧!?

這就是古典經濟學勞動價值學說的矛盾

到此馬克思終於區分了勞動和勞動力

馬克思依然同意勞動作為一切價值的尺度這個舊觀點

但是他修正了資本家買的是工人的勞動這個說法

改成工人出賣給資本家的是他的勞動力而不是勞動

這樣子就解決了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說的矛盾

再者

馬克思也補充說明

工人無法賣勞動給資本家

是因為勞動在生產過程沒有開始前並不存在

而且這個尚未出現的勞動也不可能屬於工人

在這個前提下

工人當然無法把不存在並且不屬於他的勞動賣給資本家

工人只能出賣他的勞動力

而且是出賣未來的勞動力

也就是跟資本家承諾

工人將為他的工廠工作八個小時

以上就是勞動不等於勞動力的理由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

什麼是絕對剩餘價值

什麼又是相對剩餘價值

所謂的絕對剩餘價值

是透過增加工作時間

套用馬克思的說法就是增加工作日

比如說從一天工作八小時增加為一天工作十二小時

用比較現代的說法就是加班

另外還可以透過增加工作強度的方式來獲得絕對剩餘價值

讓工人每天工作的分量加重

這樣也是一種方式

這兩種增加剩餘價值的方式都是一種絕對的增加

跟下面要提的相對剩餘價值在概念上差很多

相對剩餘價值顧名思義具有相對性的概念

這裡的主角就是剩餘價值啦!

那跟他相對的對象是誰呢?

這個相對的對象就是必要勞動

也就是生產勞動力價值的勞動

若是我們說一天的基本工資是500元

這500元就是填飽工人肚子讓他可以工作的最低底限

要是他工作的工廠的機器原料的成本一天是200元

那這家工廠所生產產品的成本就是700元

可是這些產品賣到市場上可以賣到1000元

換句話說老闆賺了300元

這300元的利潤就是剩餘價值

可是要是社會的物價變的很低廉

工人一天只要花300元就可以活下去

那麼老闆把工資加低到300元

此項節省人事成本的結果將導致

這個工廠一天就可以獲得比原本300元利潤更高的500元

這個把300元利潤推向500源利潤的作法就叫做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

因為是剩餘價值相對於必要勞動(設備原料成本+人事成本)而有增加的情形

在工作時間不變的情形下導致利潤變多

這就是相對剩餘價值



以上說了這麼多

就是要強調

阿亮你錯了!!

我真的有讀書啊~~~~

2006年9月24日 星期日

易經占卜~~鼎卦

昨天拿出私藏近十年的易經書籍出來研讀

順手也照著書上的方式試卜了一卦

得到的是火風鼎

------- \

--- --- >上離(火)

------- /

------- \

------- >下巽(風)

--- --- /

因為六個爻都是不變的爻

所以也不需去看變化後的卦象

就是鼎卦

易經對於鼎卦的卦辭是:元吉,亨。

感覺好像不錯ㄋ(誰知道??)

其他的說明都是文言文

我沒有ㄧ句看得懂

如下

彖曰:鼎,象也。 以木巽火,亨飪也。 聖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養聖賢。



巽而耳目聰明,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是以元亨。



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各爻還有爻辭

------- 上九:鼎玉鉉,大吉,無不利。 象曰:玉鉉在上,剛柔節也。

--- --- 六五:鼎黃耳金鉉,利貞。 象曰:鼎黃耳,中以為實也。

------- 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 象曰:覆公餗,信如何也。

-------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虧悔,終吉。 象曰:鼎耳革,失其義也。

------- 九二:鼎有實,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 象曰:鼎有實,慎所之也。 我仇有疾,終無尤也。

--- --- 初六:鼎顛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無咎。 象曰:鼎顛趾,未悖也。 利出否,以從貴也。



白話的解釋好像是

第一陰爻﹕鼎的腳顛倒在上﹐利於倒出鼎中壞物。得到妾(用作正妻)﹐因她的兒子﹐無害。

第二陽爻﹕鼎裡有食物﹐我的配偶有病﹐不能就我同吃。(但病會痊癒)﹐吉。

第三陽爻﹕鼎耳壞了﹐它搬動不了﹐鼎壁的野雞肉沒有吃﹐天正下雨﹐(落入鼎裡)﹐

美味虧損﹐可悔恨﹐(可以改煮)﹐終於吉。

第四陽爻﹕鼎的腳折斷了﹐翻倒了公的美味﹐他在屋內受刑﹐凶。

第五陰爻﹕鼎銅耳﹑銅的橫杠。佔問有利。

最上陽爻﹕鼎用鑲玉的杠﹐大吉﹐沒有不利。



奇摩知識也有這樣的解釋:

" 依易經姓名學而論: 姓名擇配到此卦,則屬「 吉 」也。

探究此卦為 漁翁得利 之象。﹝詳見下端 本卦研究﹞

因:上卦離為火.下卦巽為風,為木. 木上燒著火,且以鼎器煮物.化生為熟。

象徵事物調劑成新之意。

依易經卜卦而論:﹝易經不至於如此膚淺。此只適用於卜得主卦,解說吉凶 象徵,若卜得 1 至 6 爻,

則另有不同爻象解說。至於其他爻象解說,易經共變化 384 種不同爻象,

著實複雜,我們 正努力,有計劃,著此巨著,分享在網際網路上。﹞

卜問婚姻:三人組合家庭之兆。

卜問願望:難成.不必奢求.把握現在.

卜問交易:累心. 仍可成。

卜問疾病:肝氣.心火盛。流行病.頭痛.脾腎不和.

卜問胎孕:平安生產.母體留意 . "



當然

以上那些我全部看不懂

希望哪位能人志士可以幫我指點迷津

感謝~~~







  



  

  



  

  



  

  



  

  



  

  









2006年9月21日 星期四

悲情、自虐、花系列-----論台灣學生運動的荒謬性

昨天又有一群不甘寂寞的年輕人

跑去凱道去下跪

強調不是跪阿扁

嘴裡說是為台灣祈福

好!

從9/21晚上9:21跪了921分鐘

跪到隔天

女生哭了

男生腿抽筋了

高中生回去上課了

施主席送了野薑花給他們打氣

於是電視機裡就出現了"野薑花學運"的標題

以上就是9/21晚間在凱道發生事情的事實陳述

再來讓我談談文章的主題

謂何要叫<悲情、自虐、花系列>?

這篇文章的主角當然就是台灣不成氣候的學生和學生運動

悲情、自虐是台灣近幾年學運的大架構

不論是2004年的孤挺花學運

還是幾個月前黎文正的一人學運

乃至於這次的野薑花學運

哪一次沒有絕食、下跪這種自虐的戲碼

一定要搞到有學生送醫院才高興

畫面才能呈現出學運自我幻想的那種悲壯感

最後的悲情訴求就一定要打出來

以突顯弱小的學生對抗顢頇粗暴的政客

想想實在可笑

所以說悲情和自虐已經是這幾年學運的趨勢

未來想搞學運的諸位一定要切記在心

而花系列呢

也是這幾次學運共同的特徵

數十年前

中視花系列連續劇曾經叱吒台灣連續劇市場

部部賺人熱淚

而沒想到數十年後

這些當年還是小孩的年輕人

現在憑著兒時的回憶

把花系列連續劇的悲情精神運用在學運上

促成這幾年可稱為花系列的學運戲碼

當然花系列學運的祖師可追溯到90年代初的野百合學運

但當時並未將悲情與自虐的功夫發揮至淋漓盡致

而後隔了將近十四年

花系列在2004年四月綻放

兩個一藍一橘的台大老學生

搞了個孤挺花學運

撐了一個多月以絕食送醫收場

最後促成阿扁青年國是會議的摸頭大典

以及換來總召陳政峰進入末代國民大會代表的行列

今年七月的一人學運雖然不是花系列的正統

但是悲情和自虐一樣也沒少

可以說是花系列的番外篇

最後也是成就了一個準備邁向演藝圈的學運青年黎文正

接下來就是正宗花系列第三彈在921的出現

這個姑且稱為野薑花學運的花系列嫡系

是由倒扁青年團的份子組成

在921跪了921分鐘

我只能說花系列就是花系列

就算你跪的不是阿扁

悲情自虐牌有任何不同嗎?

彷彿學生一定要用這種激烈的方式才能讓大人聽聽他們的訴求

真是夠了!

我今天在這邊寫這篇文章

是要突顯

台灣學運以這種不健康方式發展有一陣子了

我對台灣學運整體的批評我將另起文章說明

但針對我說的這種怪異的訴求方式

我真的要大聲說

拜託別鬧了啦!!

「運動不是降搞~低!」

學生要是以為自虐方式能讓統治者眉頭皺一下那就真是是太天真了

瞧瞧人家老前輩施明德

雖然一開始出來倒扁便誇言已做好殉道的準備

但是你看人家從九月九號至今絕食過了嗎?

自虐只是一種宣示以及手段

就像一張王牌

不到緊要關頭絕不使用

可是這些誓死不當草莓族的學生

一出手便讓人看破手腳

馬上採用最激進、最煽情的下跪來突出他們自己

這不是開場就把王牌亮給大家了嗎?

說這是有心經營要長期抗戰的運動我還不相信

所以我呼籲

拜託各位有心搞學運的童鞋們

請不要再自虐了

你們的膝蓋應該用來向你們的父母表達感恩之情

而不是用在這種地方讓自己痛一整天

要用也得看時機用

這種把王牌當費牌丟的做法實在不可取

除了博得現場觀眾幾個掌聲和一些大人的淚珠

這樣的行為到底還有什麼效果?



目前這個花系列的學運還在進行當中

我當然並不是唱衰他們

只是期待他們能夠擺脫悲情和自虐

這樣台灣的學運才能走出一片不一樣的天空

2006年9月19日 星期二

<轉貼>軍事大國輸掉戰爭的五個原因(Immanuel Wallerstein)

轉貼自苦勞網

轉貼網址:http://www.coolloud.org.tw/news/database/Interface/Detailstander.asp?ID=118837



軍事大國輸掉戰爭的五個原因

■苦勞論壇2006/09/19

◎作者:華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路愛國譯(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







  美國是當今世界最強大的軍事大國。以色列是當今中東地區最強大的軍事大國。當一國想幹成某事卻遭到政治抵抗的時候,軍事優勢所產生的最明顯的誘惑之一就是動用軍隊。美國2003年做出了對伊拉克動武的決定。以色列2006年做出了對黎巴嫩動武的決定。兩國都是政府決策,盤算之後都認為他們肯定能在軍事衝突中取勝,並能迅速取勝。



  一般而言,世界或某地區最強大的軍事大國確實能夠在這類交戰中取勝,並能迅速取勝。這就是我們說它們是最強大的軍事大國的意思。但是取勝有賴於這種局勢,即兩國之間的確存在著壓倒性軍事差距。如果差距不那麼突出,訴諸軍事力量的決策就可能適得其反,導致事與願違的嚴重後果。之所以會如此,有五個原因。



  第一,如果弱國證明有足夠的力量延緩進程,甚至能造成僵持局面,那麼,交戰的主要結果就是顯露出最強大的軍事大國所謂軍事優勢的局限性。確實,世界從這種情況中汲取的教訓就是,最強大的軍事大國在軍事上的脆弱性超出大多數人的設想。其他國家則從軍事力量壓倒性不足的展現中得出政治結論。



  第二,持久戰不可避免地從來都是殘酷的戰爭。最強大的軍事大國捲進了被認為有違道德的行動。如果戰爭確實短暫,有違道德的事情很快就被忘掉了。但如果戰爭拖延不決,這類行為不但在交戰兩國、而且在世界其他國家,都會越來越成為大眾感性認識的一部分。最強大的軍事大國開始喪失它所宣稱的任何道德優勢,世界輿論原來也曾相信過它的這種說法。那些或多或少站在最強大的軍事大國一邊的國家慢慢而又堅定地開始拉開它們的距離,有時甚至表露政治和道德憤怒之感。



  第三,在開始的時候,最強大的軍事大國中的絕大多數輿論通常都支持本國政府的參戰決定。這種支持表現為愛國主義狂熱以及在道德上充分贊同本國政府。但支撐這種國內公眾贊同的是如下信念,即這場戰爭不僅在他們看來是正義的,而且還將勝得迅速並因此相對沒有痛苦。



  當戰爭開始僵持的時候,最強大的軍事大國國內有兩部分人開始收回他們對政府的支持。一部分人認為政府還未盡力,它基本上不稱職。他們要求軍事進攻進一步升級。如果證明由於某種原因無法做到這一點,這些人常常就會得出結論,說他們應該全部撤出戰爭。第二部分人是那些開始從道德上對戰爭產生懷疑的人,他們開始敦促撤出戰爭,並非因為政府行動不力,而是因為政府在道德上錯了。雖然國內這兩部分批評者談論的是相反的觀點,他們相互之間也很不一致,但兩種不滿加在一起,對政府改變其政策形成很大的內部壓力。



  當戰爭確已陷入僵持的時候,最強大的軍事大國政府就落到了雙輸境地。撤出也是敗,不撤也是敗。最初的結果是動彈不得(被稱為「堅持到底」),隨後就是蒙羞。如果蒙羞的感覺足夠強烈,它能導致這個被認為是最強大的軍事大國國內出現內部極度緊張的狀態。



  第四,這種局面持續越長,其代價也就越大,包括(最強大的軍事大國的)生命代價,以及經濟代價。代價越大,政府就開始越來越失去內部的支持。受戰爭打擊的國家在物質上無疑遭到了破壞,經常達到極端的程度。但最強大的軍事大國遭到的破壞證明也非常巨大,即使較少表現在基礎設施的破壞上。



  第五,當所有這一切發生的時候,即證明軍事力量不如原來相信得那麼強大,道德優勢喪失,國內支持越來越少,以及最強大的軍事大國的代價越來越高,其後果就是,最強大的軍事大國在世界體系中的整體政治地位下降,有時呈現加速下降。



  從這五個原因中人們汲取的政治結論是,在讓自己飽嘗這些惡果之前,最強大的軍事大國最好明白無誤地確認,其軍事優勢確實具有壓倒性。

2006年9月17日 星期日

<轉貼>蒼白的台灣自由主義

原文網址:<http://publish.pots.com.tw/Chinese/PotsView/2006/09/01/425_03potsv/index.html>

轉貼自破報復刊第425期 PotsView

蒼白的台灣自由主義

文/台灣立報社論

倒扁運動是個照妖鏡,照出一些人的真面貌。這裡頭,以澄社與龍應台最具代表性。施明德出來倒扁,雖然把倒扁運動的氣勢帶到一個新高潮;但我們發現,除了士氣提升的效應之外,對於陳水扁政權為何腐化得如此快速,對於民進黨為何墮落得如此不堪,都沒有提出甚麼論述出來。因此,施明德的倒扁運動基本上未脫離早期黨外運動的窠臼:善於掌握民氣,卻毫無思想深度。因此,不僅泛綠學者與社運人士沒有進步,施明德為代表的民進黨清流元老同樣在原地踏步。



雖然倒扁運動令人失望,但是最近卻有意外的收穫:台灣人民訝然發現,台灣一批自認為是社會清流的自由主義份子,最近紛紛暴露出保皇派的御用學者真面目。讓台灣人民認清這批偽君子的真相,或許是倒扁運動最大的貢獻之一。



自由主義一向是半調子的思潮。早期歐洲還在封建極權政治時代,自由主義曾經發揮過推動歷史進步的作用──催生了法國大革命;但是,即使以自由為號召的法國大革命,也不忘記平等與博愛的重要。隨後工業革命席捲歐洲,階級壓迫開始突顯,歐陸的自由主義思潮轉型為社會主義論述;蓋純粹的自由主義理論已經無法解決勞工階級不自由的困境。英美自由主義份子抱殘守缺,在理念上便退守到保守主義。



台灣的自由主義在戒嚴體制中也曾經發揮批判國民黨威權統治的讜論,而受到台灣社會高度的肯定與掌聲。但是,如果我們回顧戒嚴當時的台灣自由主義的論述,她/他們為民請命的用心誠然值得尊敬;但是她/他們的論點實在蒼白得可以;不僅比不上19世紀社會主義思潮的深度,連法國大革命時期的主張都不如。她/他們的論據只有一個要點:一切的罪過都是國民黨威權體制造成,只要這個體制解體了,自由幸福就會降臨寶島大地。



歐洲早期的自由主義雖然是半調子,但這是時代的必然侷限;一旦她/他們發現階級壓迫的事實,她/他們就用甘地朝社會主義的深度探索。然而,在20世紀80年代出現的台灣自由主義份子,她/他們彷彿對於台灣社會的階級壓迫無感不覺,甚至不自覺地拾上帝國主義冷戰時期反社會主義的宣傳牙慧。如前所述,施明德的反扁運動其實是毫無啟蒙意義的政治炒作;然而,即使這樣的溫和炒作,這批為自由主義者都受不了,而千方百計地為扁政權曲意辯護。台灣的自由主義真是何其蒼白啊!

2006年8月12日 星期六

咱的網工作坊苗栗場: 流浪的城市記憶─貓貍山賴氏天旌節坊

原始網址:

http://www.newtaiwanese.org.tw/workshop/index.php?pl=72&ct1=7



很多人苗栗人都知道貓貍山上有座天旌節坊,但是卻很少人知道這座貞節牌坊多桀的過去。這座建於清光緒九年(西元1883年)的賴氏節孝坊原本蓋在文昌祠的旁邊,在明治42年(西元1909年)大地震後由於道路的拓寬而遷往天雲廟,但是1979年天雲廟擴建所以又遷到現址貍貓山公園內。這樣曲折離奇的流浪故事反映的不只是台灣人對古蹟的尊重觀念非常的缺乏,也象徵苗栗市這個有機體的城市記憶的流失。



十四歲守貞的賴氏傳奇

賴氏節孝坊的背後其實也有著一個令我們這個時代的人無法置信傳奇故事,故事的主人翁也就是這座牌坊所要紀念的對象,是一位以當時標準來看非常有傳統美德的女性-賴四娘。



賴四娘幼年就與新竹縣舉人劉獻廷的長子劉金錫指腹為婚,可是造化弄人,十四歲時她的短命丈夫就駕鶴西歸了。沒想到正值豆蔻年華的賴四娘卻堅持「一臣不事二主,一女不嫁二夫」的古訓,終其一生為她的夫家守節盡孝到她八十三歲逝世。



游牧民族般的賴氏節孝坊

時代變遷至今,貞節牌坊早已成為傳統父權主義壓抑女性的落伍象徵,不過最令筆者感到難以置信的卻不是傳統觀念與今日的巨大差距,而是這座節孝坊顛沛流離的遷移事蹟。賴氏節孝坊第一次遷移是從文昌祠旁搬到天雲廟,理由是道路的拓寬。第二次遷移是從天雲廟移到貓貍山上,原因是天雲廟的擴建。



筆者為它抱不平,為何這座三級古蹟在它一百二十年的歲月裡像個棄兒,被人從熙來攘往的南苗被驅趕到貓貍山的荒煙蔓草中?為何原本應該在地方發揮表彰氣節教化群眾之功能的古蹟,卻被放到一個與它原本歷史脈絡完全無關的山野林地上?



這些疑問也許連苗栗的在地鄉親也無人能夠有令人滿意的答案,但不論理由是什麼,筆者都認為這樣的對待確實反映我們對古蹟的不夠尊重。然而有人或許會問,為什麼要尊重古蹟?古蹟為何不能任意遷移或是拆除?



古蹟與周邊居民、空間的關係

有人認為所謂的古蹟也都是人造之物,既然是人造之物就沒有什麼不能拆除的道理。古蹟的確是人造之物,但是這些人造物具有特別的意義,所以就有了保存下來的文化價值。又或者有人會說,古蹟的意義也只是人所賦予,所以我們也可以找其他的東西來賦予其意義,可是有些古蹟建物確實有無可取代的意義與價值。



古蹟保存的觀念在近年來已經逐漸為大家所接受,但是保存古蹟的同時,我們是否也應該考慮到保存下來的古蹟與周圍的人文、空間的關係。所謂的古蹟必然有一定的歷史,而在這段不算短的歲月裡,古蹟也一定在周邊的居民的心理建立起特殊的情感關係。



大部分的保存下來的古蹟通常都能繼續維持這樣的關係,但是反觀像是賴氏節孝坊這類遷移難度低的古蹟往往被遷到別的地方,以至於這種關係無法維持而導致斷裂、甚至消失。



古蹟保存與城市記憶

天旌節坊在苗栗其實是苗栗人的福氣,因為在全台灣同類型的旌節牌坊總共只剩七座,苗栗人很幸運的能夠擁有七座中的一座。











2006年4月5日 星期三

<轉貼>中國的資本主義改革與媒體的管制

中國的資本主義改革與媒體的管制

■苦勞論壇2006/04/01

◎作者:金寶瑜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將《冰點》停刊,此事件引起很多人的關心和注意。人們不但想去追究《冰點》停刊的原因,而且也關心中共當局是否將對媒體的管制進一步緊縮。在台灣隨著龍應台對《冰點》停刊提出抗議後,有陳映真的《文明和野蠻的辯證》一文和此後一系列與《冰點》停刊相關的文章在《聯合報》刊出。我也就《冰點》停刊一事提出我個人的看法與大家商榷。有關《冰點》被停刊和袁偉時文章的討論,在貴報的「差異與交鋒」的專輯中已有很多。另外,在《批判與再造》雜誌(第29期,2006年3月)裡,也有大陸學者針對這事件發表的文章,這裡就不再多談。我在此文中從另一個角度來談中國大陸的言論自由和其它有關民主的問題。







【中國資本主義改革與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成長】







  中共在1978年底的三中全會結束後,開始了一連串資本主義的改革。到了九十年代初,資本主義的改革已經基本完成。農村在1984年人民公社解體後,恢復了個體的小農的商品生產。1980年代的國有企業改革將原有的國有企業改革成以營利為主的企業,隨後並進行私有化。從改革開始中共中央就積極的以勞動體制改革來打破中國工人的鐵飯碗,把勞動力變為商品,使工人成為可以隨時被解雇的雇傭勞動者。







  隨著在經濟體制的改革,中共中央也同時進行了政治和思想的改革。中共中央廢除了憲法對人民自由權的保障,即人民發表輿論的自由:包括大鳴、大放、大辯論和大字報,以及勞動者罷工的自由。中國共產黨也不再用群眾運動作為從下至上改革的動力,所有資本主義的改革都是由中共中央通過法律,再用法令下達民間。







  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也隨著經濟的改革在媒體和學校教育中宣傳了起來。用「讓少數人先富起來」來對抗中國革命後30年建立起來的平等觀念。用「大鍋飯養懶漢」來侮蔑勤勞農民在人民公社下彼此合作的成績。我還記得《人民日報》為了配合勞動體制改革在1980年代中有一篇稱讚工人失業的文章,文章主要的意思是說失業可以增加工人的危機感,工人為了怕失業將會更勤奮的工作,因此是好事。







  為了配合改革,中共中央將大學裡的各個科系的教學課程作了大幅的更改,特別是對歷史、哲學、和社會科學各科系教材的編改。在我的本科經濟學方面,各大學將經濟系的課程基本上模仿了美國作了很大的變更。教課書也是直接從美國大學的教科書翻譯過來。除了經濟學本科外,各大專學院還加設了商學的各學科,包括企業管理、金融管理、保險學等等。這些新設的學科也是從美國照搬了過來。改革的結果使得中國大學的各科系完全能和美國高等教育接軌,美國著名的大學為中國的優秀學生設立了多項獎學金,歡迎這些學子前來受教。







  除此之外,中國各大學還邀請了大批美歐的經濟學者來中國講學,來自美國的經濟學家中有最保守的芝加哥學派的祖師爺弗里德曼(Milton Freidman)。中國當政者對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扶植的例子還很多,包括1990年代時給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派提供的公開討論的園地。







  隨著這些改革,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和資產階級的世界觀也就輸入了大批年青知識份子的頭腦中。因為今天美國為世界資本主義霸權之主,所以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就是帝國主義的意識形態。這一套意識形態在趙誠的《言論權是社會公平公正的起碼條件》一文中充份的表達出來,根據趙誠的說法,今天哪還有什麼帝國主義?若是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不起來的話,都是因為這個國家自己不行。我不同意趙誠把帝國主義從地球上消失掉了的論點,也對中共黨校有這樣的教授感到吃驚;我也對袁偉時對義和團和起義和八國聯軍入侵中國這一段歷史的銓釋,感到荒謬得不可思議,但正是這樣的現實正可以使我們認識到中國資本主義改革和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滋長,在中國整個社會中所產生的深遠影響。







【左派必須支持民主運動】







  自許為左派的我們必須要支持民主運動,包括資產階級民主的範疇 ─ 言論自由、出版自由、集會自由、結社自由、工人罷工自由等等。







  右派用批評中共對言論自由的限制,來表達中共對容訥右派觀點的尺度不夠寬。他們在高唱的同時,卻完全不提中共中央對左派刊物和論點的封殺。事實上,這些年來,中共當局對左派言論的防範和限制要來得更加嚴厲。幾年前《中流》和《真理的追求》兩份雜誌被查禁。最近《中國工人網》以沒有繳一千萬人民幣的登記費為理由而被查封。對資本家來說,一千萬是個微不足道的小數目,要他們花這筆錢來支持一個網站或辦一份刊物不算回事。上《中國工人網》的讀者多數是工人(還有很多是失業的工人),這些網友如何從他們每月幾百人民幣的工資抽出來支持他們的網站?只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今天在中國要爭言論自由,先得拿出錢來 (這一個現實每個國家都一樣,但中國所設的門檻特別高),右派的錢多得堆了起來,為工人和農民說話的左派哪裡來的錢?







  中國經過26年的資本主義改革,今天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中國今天是一個兩極分化貧富差異極大的社會。中國有幾千萬的失業大軍,在有工作的工人中,很大一部分因為工資太低,和缺乏福利,因此連勞動力再生產都不能維持。靠種地為生的農民的生活也同樣的困苦,一億農民都離開家鄉到城市裡打工。對今天中國的工農來說,看個病吃點藥都算是奢侈,更不要談生了大病需要住院開刀。小病沒錢醫變成大病,生了大病就只有在家等死。







  在醫療改革中城市多數的工人失去了健康保險,農村的農民失去了合作醫療。在教育改革中,大陸跟台灣一樣,各大專學院擴大招生,所以只要付得起學費都可以上大學。一個大學生四年念下來要四、五萬人民幣,有多少勞動人民可以付得起那麼昂貴的學費呢?靠種田為生的農民就是要供子女上中學都是極為困難的。1960年代和1970年代普及農村教育和提高農村知識水平的努力再也不見縱影,以前每一個生產大隊都有一間由國家出錢蓋的小學,今天這些小學的房子已經年久失修倒塌,老師的工資拖欠不付。除了富有的村子還有小學外,貧窮的村子已經沒有小學了。怪不得老百姓要說:「醫療改革讓我們看不起病,教育改革讓我們上不起學。改革有什麼好呢?」







  醫療的商品化沒給中國一般老百姓帶來任何好處,卻創造出了個醫療業的市場。華爾街報去年8月有一篇報導說隨著中國少部分有錢人的增加,外國的醫療業開已經開始在中國投資。香港的一家醫療公司(China Healthcare Holdings)在北京設立了一個分公司並在北京開了一家診所。另外一家美國醫療公司(Chindex International Inc, Bethesda, Maryland)在北京和上海各開了一家醫院。報導更說,到這些外資私人診所看病的人不在乎花幾千美元,來享受一流的國際醫療水平。這篇文章還登了一張病房的照片,這間舒適的病房看起來更像高級旅館的房間。(《華爾街報》,2005年8月18日,B-1頁)外資的醫療業能夠進入中國市場,當然是因為中國參加WTO時,開放外資進入中國的服務業市場。







  中國大多數的老百姓失去了醫瞭保險,但是他們卻要在極為惡劣的環境下工作,並承受環境污染給他們帶來的各種疾病。在延海地區的加工工廠中,斷隻一類的工傷已經習已為常,因工傷而死亡的事件也不再稀罕。更有大批工人因為工作環境的污染而導致長期的病患。除了大批電子工業(包括台灣的)在大陸投資對電子業工人(跟台灣工人一樣)身體上受到毒素的侵害外,中國更從美國進口電子廢料。工人從這些電子零件廢料中,取出少量有價值的但含高毒素的金屬,因此而中毒。根據一篇報導,在廣東的一個小城貴榆(音譯)裡,有十萬個人(包括兒童)在沒有任何保護下拆除從美國進口的電子零件的廢物。 (American Electronic Waste Contaminates China and India, by Terence Chea, Associated Press, San Francisco, August 17, 2005)







  中國建國後不到十年就消除了:瘧疾、血吸蟲、肺結核、性病各種傳染病。但是改革後中國的衛生保健政策与過去馳反道而行,所有的傳染病也就又重新出現。1949年前,中國很多的農村的人都患了血吸蟲病,到1955年黃河下游還有一千萬人染了這個病。但是經過幾年全力殲滅血吸蟲的努力,到了1958年時就,不再有新的病例出現。但是今天血吸蟲病不但又重新出現,而且在擴張。據估計已有九十萬人染上了病,而且有三千萬人是染病的危險群。(參見《批判與再造》雜誌(第26期,2005年12月)。不但舊的已被消除了的傳染病在中國復發,而且今天又多了愛滋病和因環境污染所造成的各種疾病。







  像今天這樣的社會現實,許多有正義感的新聞工作人員都希望能通過媒體的揭發,來找出原因並追究責任,以便能取得改善,但是中國政府就是不給他(她)們報導的自由。從凌卉在《禁令》一文中所舉的例子來看,中共對媒體報導的控制是非常嚴厲的。而且這樣的控制多半是要用掩藏事實的真像來為中共官員推卸責任。中共用各種方法來鉗制新聞的報導。陳桂棣與春桃寫了《中國農民調查報告》來揭露安徽農民的悲慘經歷和農村幹部的專橫殘。但是《中國農民調查報告》出版後就被禁止再印了。中國老百姓有權利知道這些現實,對媒體報導的控制只是為了保護無能和失職的官員,這樣的作法只會引起人民更大的不滿。







【在被整合到世界資本主義中的中國經濟】







  陳映真在《文明和野蠻的辯證》一文中說:「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生長點的一部分。」這話沒錯。不但是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根據《經濟學人》的一篇報導,中國的GDP的成長對世界GDP的成長的貢獻很大,是印度、巴西、和俄羅斯加起來的兩倍。因為中國出口的廉價商品,使的富有國家可以維持低平穩的物價。因此中國資本的出口,使富有國家可以維持低的利率。中國的低工資吸引了歐、美、日大企業將生產移到中國大陸。將生產移到中國,不但可以利用中國的廉價勞動力,而且可以抑制它們本國的工資上漲,因此提高了利潤。哈佛大學的一位經濟學家Richard Freeman 說,自從中國、印度和前蘇聯加入世界經濟後,世界的勞工供給增加了一倍(其中中國佔了一半以上)。勞工供給量增加,而資本量不變是近幾年來利潤快速增長和工資停滯不前的原因。這位大師把這樣的發展稱為「有利的供給面的衝激」(positive supply-side shock),《經濟學人》這篇文章說,這樣的發展改變了各富有國家內在國民所得中利潤和工資所佔的比例。2004年美國上稅後的利潤在GDP 中所佔的比例達七十五年來的新高,同年歐盟國家和日本的利潤在GDP中所佔的比例則達二十五年來的最高。(《經濟學人》2005年7月30日至8月5日,65-67頁)。







  中國對跨國資本的「有利的衝激」還不只於宏觀方面,在微觀方面也「有利的衝激」著各大跨國公司。斯丹福大學的一位教授(Robert Burgelman )對他的學生(他的「商業策略」這門課的學生都是來自各大公司總裁)說:「1990年代時,對任何生意的經營上的問題,只要說Internet。今天企業面對任何問題,只要說中國。成本太高?搬到中國去生產。收益成長太慢?去中國去擴張。中國成了解決經營問題的萬靈丹。」(《華爾街報》,2005 年11月2日)







  所以中國的經濟對世界經濟有很大影響,和對國際資本有很大的貢獻不是一個需要爭議的問題。問題是中國得到什麼?更應該問的是中國的一般人民得到什麼?上個月的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中有一個例子。據香港UBS的一位經濟學家Dong Tao的估計,從中國進口的芭比娃娃在美國一個要賣二十美元,但是中國只拿到三角五分美元。(《紐約時報》2006年2月6日)這三角五分還是加工工廠的老板拿到的,老板要買材料、付房租、留下自己的利潤,做娃娃的女工能拿多少工資?她們每天要做多少個娃娃?若是認真的去計算,中國拿到的三角五分還不夠去清理因為生產這個娃娃所造成的污染,和補償工人在惡劣的工作環境下,每日長時間工作在身心上所受到的損傷。中國實際得到的是負數。不僅如此,美國對中國貿易的大量逆差,連這三角五分還多半拿不到錢。中國與美國貿然的順差都是用買美國政府公債的形式,借給了美國來支付美國聯邦政府的赤字。因此越是「大面積」、「大體積」的生產,中國的勞工付出的越多,中國的資源枯竭的越快,中國的污染問題也就越嚴重。中國對美國出口順差越大,中國也就要把更多賺來的外匯借給美國。







  怪不得中國當局在看到這樣的經濟成長所帶來的惡果後,最近他們也不得不推出「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來。







【美國與民主政治】







  右派一向都極力的推崇美國的民主政治,即使美國出兵攻打佔領伊拉克也是為了在那邊為阿拉伯國家建立起一個民主的模範。但是資產階級民主的實質是什麼呢?







  一位資著名的資產階級經濟學家熊彼德(Joseph Schumpeter)對資產階級民主提出來的一個詮釋。熊彼德很誠實地說,民主政治只不過是一個選擇候選人的程序,它沒有任何重要的內涵。因此選舉的結果並不能代表選民的真正利益,選舉的結果只是反映了由大眾媒體所製造出來的一種同意(manufactured consensus)。他認為大眾媒體在選舉中所扮演的角色就和它在市場中影響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廣告一樣。如果我們這樣來理解資產階級民主,它只不過只是一種手段和一種合法的程序而已,除了虛假的形式外,並沒有真正的內涵。







  美國布希政府為了進侵伊拉克而編出了伊拉克藏有大量毀滅性武器的謊言,而且故意用糢糊的語言來使美國人民誤認伊拉克的恐怖份子與美國的911事件有關。許多有見識的美國人懷疑這個謊言,他們也反對美國去攻打一個有主權的國家。但是這些反戰人士除了上街參加反戰的示威遊行外,他們在體制內找不到他們的代表,因為民主黨也全力支持布希攻打伊拉克。因此就在媒體的炒作下,在大多數人民都被蒙蔽的情況下製造出來的一個進侵伊拉克的「同意」。2004年美國總統大選時,布希的謊言早已經被揭穿,但是民主黨的總統後選人凱瑞還是不提出從伊拉克撤軍的主張。對美國人民(特別是貧窮的人)來說,這場戰爭除了死傷和多納稅外沒有任何好處。但是對美國的資產階級來說,要在世界稱霸和保障美國對中東石油的控制,這場戰爭就非打不行。雖然今天美國大多數人都反對這場戰爭,但是除了像過去反對越戰一樣去上街頭、去抗議,一點辦法也沒有。因為在他們的「民主」體制內找不到任何代表他們的聲音。這就是被右派所推崇的美國民主的真像。







  另外,美國要第三世界國家實行民主也只過是個幌子。美國要中國實行民主政治並沒有什麼意義。它過一陣子就丟出一句「中國對人權保護的紀錄欠佳」的話,無非是要中國沒面子。我們只要看看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用軍事援助和經濟援助支持了多少個獨裁政府 ﹣菲律賓的馬可仕,智利的Pinochet,當然也包括台灣的蔣家政權,和南漢的李承晚。美國中央情報局又殺了多少個由人民合法選出來的政府代表 ﹣伊朗的Mohammad Mossadegh,智利的Allende,厄瓜多爾的Roldos,巴拿馬的Torriojos。這些還只是少數的幾個例子。美國骨子裡最怕的是真正的民主,美國要的只是一個聽話的政權來維護它的利益。它要的是一個給美國資本安定的投資環境。如果沒有1989年天安門對群眾的鎮壓,你想能會有大筆大筆的外國資本到中國投資?







  直到去年之前,我還以為自己對美國二戰後在世界上的各種胡作非為都很清楚了。在2003年回台灣之前,我還在反戰的活動中公開演講,但是去年看到一本書,才讓我必須承認我所知道的其實微不足道。







  約翰.袙金斯(John Perkins)在《一個經濟殺手的懺悔》(Confessions of an Economic Hit Man, by John Perkins, Berrett-Koehler Publishers, Inc., 2004) 的書中,坦誠地說出他做美國的經濟殺手的歷史。我從來都沒聽說過經濟殺手這個稱呼,讀了這本書才知道他們是在私人公司工作,但是為美國政府執行任務的一批人 ─ 他們的任務是:把世界銀行和美國國際發展總署(USAID)以及其它外「援」機構的錢,轉到了美國的大型企業帳上和極少數控制世界自然資源的富有家族的口袋裡。他們以專家的身份用威脅利誘的各種手段,使落後國家的統治者用借來的錢請美國大公司包工,來建設遠超過他們國家需要的大工程,像工業園區、發電廠、飛機場、辦公大樓和現代公路等







  袙金斯在一家名為MAIN的公司工作了九年,在他剛上任時,他的主管說明了他他的任務:「你的工作中很大的一部分就是去鼓勵世界各國的領袖來加入一個與美國商業利益相關連的龐大的體系,最後這些領袖會因為經不住誘惑而把他們的國家帶入債務的泥沼,這時我們就能保證他們對美國的忠心。」







  袙金斯因為內心良心的懲罰,患了嚴重的憂鬱症,1980年時辭去了他的工作。在過去二十年中曾經四次動筆想寫這本書,但是都停擱了下來。直到911發生後,他再也承受不了內心良心的懲責,無法再保持沉默,因為他非常清楚為什麼世界上有這麼多人都如此的深深地痛恨美國。因此決定不顧一切將他替美國在世界各國幹的惡事公佈於世。這本書在出版後成為暢銷書,袙金斯本人現今被請在美國各地演講。(參見《批判與再造》雜誌(第十八期,2005年4月)的書評)







  有什麼人對美國在世界推行民主還抱有幻想的話,不妨去讀讀這本書,也希望台灣的出版社能出它的中文譯本。







--------------------------------------------------------------------------------





延伸閱讀:







訪問《中國工人網》嚴元章 ◎斯蒂芬‧費里昂(Stephen Philion)/葉民寧譯(人民間網站)



【深度網摘】言論自由?中國自由派和新左派大亂戰 ◎Vincier



【深度網摘】中國三左派網站遭查封 ◎Vincier



2006年2月12日 星期日

看圖說故事



這張照片是我在研究所迎新活動拍的

地點在台北縣的貢寮海灘

畫面裡的人是我研究所的好朋友范軒昂

背景是貢寮海灘的彩虹橋

橋的另一端不是沙灘而是海水

原本會回流的沙子在核四重件碼頭啟用後不再沉積

貢寮的沙灘也一天一天的縮小

每年夏天的海洋音樂祭帶來無數人潮

但是這些人們可曾知道

他們腳下踩的沙子早已不是原本的貢寮沙灘

而是主辦單位花大把銀子從外地買來的沙子

核四的影響表面看來只有輻射的危害

每年都去音樂祭的人們其實也受到核四的影響

也許過幾年連買來的沙子都不夠填滿貢寮的海岸

海洋音樂祭恐怕就要在汪洋中舉行了

彩虹橋會一直聳立

只是在海平面以上還是海平面以下

說了很多屁話

其實只是要說:我認為這張照片照的不錯!!

以上

2006年2月11日 星期六

如何成為一個出色的攝影師(看手札貼圖有感)

剛剛在國內某知名攝影網站閒逛

看到貼圖區一張張的照片

當然

有拍的好的也有拍的不好的

拍的不好的我們暫且不提

拍的好的有些真的拍的很棒

或許這些照片的作者本身就是職業攝影師也說不定

只是

我心中在想

這些好照片和那些"有名的攝影師"所拍出來的好照片有何不同??

我試著想到一個答案

那就是

那些有名的好照片是由有名的攝影師所拍出來的

所以

要成為一個出色的攝影師

有時候往往跟你的技術沒有絕對的關係

今天只要你闖出一番名號

就會有人天天的歌誦你的豐功偉業

自然就有一卡車的知名人士或公司請你拍照

而後你的model就會是林志玲而不是某個業餘model

拍出來的成品也會掛上"知名公司"指定攝影師的封號

一個成功的攝影師就出現了~~~

不要跟我辯論!!

這只是隨便想想隨便講講~~~~

just for fun ok?

2006年2月5日 星期日

從炸彈到雞蛋——談台灣社會對WTO的無知與無奈

在香港舉辦的第六屆WTO部長級會議已在去年歲末結束,平時對國際事務就很冷感的台灣社會,面對WTO這個與台灣至關重要的議題卻選擇逃避。媒體輿論對於WTO的討論僅呈現在台大學生被香港當局起訴的那幾天,而隨著部長級會議的結束以及李建誠的無罪釋放,台灣對WTO的關心再度恢復原有的冷靜,不,應該說是冷漠。冷漠的原因筆者並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樣的冷漠必然有一部分是出自無知。

 



筆者舉一個身邊的例子來說明這種無知到底有多嚴重,近來有個機會和朋友聊到WTO這次的部長級會議有不少台灣的社運人士前往聲援與觀摩,有一位就讀政治研究所碩士班的友人就表示不以為然,他認為WTO根本不關那些社運團體的事,因為在他心目中WTO議題是個「農業」議題,他完全無法理解關懷公倡的日日春協會跟WTO有何關聯性。當然你可以說他是因為對社會運動不了解、有誤解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想法,但是如果連一個讀碩士班的「所謂的」高級知識份子都搞不清楚WTO是什麼,你如何期待台灣的社會大眾會多清楚WTO在搞什麼鬼?

 



知識+ V.S 莊笑維+

 



其實說台灣民眾對WTO完全無知並不完全正確,但至少台灣民眾對WTO的認知有很大一部分是片面而錯誤的,為了更正確了解這個落差的幅度,讓我們先來看看民眾所認知的WTO長什麼樣?打開電腦進入號稱世界最大華文知識問答系統的「雅虎奇摩知識+」,鍵入WTO可以得到很多網友關於WTO回答及討論,但是卻充斥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例如:

 



WTO對國家而言,可以增加國家競爭力,有競爭力的產業可以賺的更多,如果沒有的可以想辦法讓競爭力提升。想法上是好的,但是「改革」是痛苦的,所以當然很多人都會反對。

 



這種看法過於一相情願的把WTO看作是「好東西」,而沒有真正思考WTO的實質內容和所代表的意義。不過這些都還只是小問題,最誇張是還有人認為WTO的好壞僅僅看成是生產者和消費者兩邊立場的不同而已。像是:

 



基本上,WTO去到哪都是不受歡迎的。為啥會被討厭呢?這是以生產者view而言。但是如果你是「消費者」,不就有更多的選擇,誰賣的最便宜又好,就跟誰買,對消費者而言,是好的。不過加入WTO後受創最嚴重的不是農業,我們的農業因為努力研發新品種的緣故而越來越好吃。例如水果就是個好例子,品質之高連國人都吃不太起。漁業服務業金融業則是不受影響。

 



這種說法完全看不到WTO裡面所充斥的不公平和自由貿易至上的意識形態,而將WTO的問題簡化為生產者和消費者的二元對立上。除了簡化問題,上述說法還誤將高級農產品當成台灣農業的全部,進而認為WTO對農業沒有傷害。最後甚至認為WTO對漁業、金融業沒有影響,完全不知道WTO對漁業和金融業有著為數龐大的規範限制。以上就是台灣民眾眼裡的WTO,當有識之士驚訝於民眾的無之時,我們必須了解,民眾對WTO的了解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政府的宣傳,所以看完我們民眾的認知之後,再來瞧瞧我們大有為的政府又是如何向人民解釋什麼是WTO?

 



早在2004年底我國加入WTO之前,政府就不斷宣揚WTO的好處,應該說是只宣傳WTO的好處,對於台灣入會後面臨的影響隻字未提或者是含糊帶過。一直要到入會後發生米酒漲價以及假米酒喝死人等社會事件後,政府才開始針對入會的衝擊作出實質的應對。入會前政府說,加入世貿就可以享受便宜的消費品,從汽車、電視到農產品,彷彿WTO是台灣經濟不景氣下手頭拮据的萬靈丹。知識+上民眾的無知情有可原,然而政府對WTO所做掩蓋事實、避重就輕的政策性宣傳根本只能說是莊笑維(閩南語,裝瘋賣傻之意。),而且還是+(PLUS)!

 



WTO的虛象與實象

 



從前面的敘述我們已經看到了台灣民眾對WTO的無之情況以及政府所做的虛假宣傳,此時我們應該開始認識真實WTO的時候了。WTO的前身是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這個歷史悠久的國際經貿平台,當年隨著二次世界大戰即將落幕,我國在內的同盟諸國開始規劃戰後新的國際架構,聯合國(United Nations,UN)、世界銀行(World Bank,WB)、國際貨幣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等這些現今耳熟能詳的組織機構都是當年所規劃。除了這些機構,在經貿方面為了防止三○年代經濟大恐慌引發各國關稅壁壘的覆轍,所以當年規劃了一個名為「國際貿易組織」(International Trade Organization,ITO)的常設性機構,發揮協調各國貿易事務及糾紛的重要功能。然而常設組織ITO的構想卻因為各國的配合意願低落而胎死腹中,代之以非常設性、強制力低的關貿總協來達到ITO部分的職能。全球經濟在戰後迅速復甦,各國貨品的貿易往來也漸趨密切,關貿總協雖然發揮了協調各國減低關稅的重要功能,但在範圍更廣的貿易障礙消除上卻無法施力,重新組織類似ITO的性質的常設貿易組織的呼聲再度出現,WTO就是回應這種呼聲的產物。

 



WTO的首要宗旨便是促進國際間的自由貿易,消除任何貿易障礙以達到「所謂的」公平貿易。然而WTO有別於GATT的非常設性以及非強制性,WTO透過常設的組織以及具有強制力的規範,成為戰後僅次於UN的強大國際組織,其力量已經開始突破民族國家主權至上的原則,滲透到國家的內政事務。如此力量強大的WTO為了實現公平貿易除了降低各國關稅,限制會員國政府實行出口補貼,甚至連政府為照顧受災農民的補助都要限制不得全額補助,以維持外國貨品、農產品不會因為補貼政策而有不公平的競爭基礎。姑且先不論干預他國內政的規範是否有問題,這種對於公平貿易至上的原則已經造成很多問題了。很多開發中國家的小農因為政府不再補貼而陷入困境,原本艱苦的生活開始日趨通往人間的煉獄境地,以台灣而言農民艱苦的現狀只不過應證了WTO所謂的公平貿易事實上是有問題的。

 



炸彈出現了,雞蛋也飛了出去,然後呢?

 



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台灣農業的困境也並不全然是因為WTO所造成,然而WTO卻可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回顧台灣的經濟發展,國府遷台後雖然施行了一系列農業改革的政策嘉惠不少農民,但是,政府高度剝削農業剩餘以進行以農養工扶植工業的政策也是不爭的事實。有人說農民是純樸的,就是因為這種淳樸讓政府的壓迫不至於引發社會更大的動盪,農民強忍著肩頭的重擔持續的守護著充滿感情的土地,政府卻在經濟發展的大旗幟下再度拋棄他們,為了工商大資本家們的利益而加入WTO這個不公平的組織。

 



老農能忍,但是看著他們受苦的年輕人卻忍不下去了,2004年到2005年的整整一年裡,有人開始放置俗稱炸彈的抗議物,要求政府不要再進口稻米傷害農民,他就是楊儒門。從2004年底楊儒門現身自首後,整整一年的羈押及審判過程中,不少關心台灣農業的社運人士及年輕人集結在一起聲援,社會輿論也才開始觸及塵封已久的農村問題及農業政策。謝謝楊儒門和他的炸彈提醒了我們應該要關心農民長久以來的艱困處境,也謝謝楊儒門在WTO香港部長級會議期間以絕食的手段提醒我們要注意WTO對我們的衝擊。

 



不過在WTO香港會議期間,另外一個年輕人也發揮了讓輿論看到WTO的效果,那就是台大政治系的李建誠。李建誠跟隨苦勞網的同仁一同前往香港觀察WTO的場外情形,身上只帶筆記本和相機的他卻和其他在現場的反WTO人士一起被香港警方逮捕。這個事件對台灣民眾粗大神經所起的作用有待評估,但是起碼它讓台灣社會注意到台灣還是有反對WTO的不同的聲音。

 



12月20日在台北的香港旅遊局門口,憤怒的雞蛋清洗了香港旅遊局的門楣,社運人士和學生要大家看看台灣為何要反對WTO。楊儒們的炸彈與聲援李建誠的雞蛋在這樣的時空環境下交錯,兩件事後來的演變是,這兩個六七年級的年青人,一個準備入監服刑,一個無罪當庭釋放。但是,不公不義的WTO以及全球正在集結的反抗勢力正準備在不久的未來正面交鋒,身再台灣的你我準備好迎接這場戰役了嗎?還是準備繼續在叢爾小島上過著無憂無慮的無知生活,醒醒吧台灣人!WTO準備宰制你我的未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