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5日 星期日

從炸彈到雞蛋——談台灣社會對WTO的無知與無奈

在香港舉辦的第六屆WTO部長級會議已在去年歲末結束,平時對國際事務就很冷感的台灣社會,面對WTO這個與台灣至關重要的議題卻選擇逃避。媒體輿論對於WTO的討論僅呈現在台大學生被香港當局起訴的那幾天,而隨著部長級會議的結束以及李建誠的無罪釋放,台灣對WTO的關心再度恢復原有的冷靜,不,應該說是冷漠。冷漠的原因筆者並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樣的冷漠必然有一部分是出自無知。

 



筆者舉一個身邊的例子來說明這種無知到底有多嚴重,近來有個機會和朋友聊到WTO這次的部長級會議有不少台灣的社運人士前往聲援與觀摩,有一位就讀政治研究所碩士班的友人就表示不以為然,他認為WTO根本不關那些社運團體的事,因為在他心目中WTO議題是個「農業」議題,他完全無法理解關懷公倡的日日春協會跟WTO有何關聯性。當然你可以說他是因為對社會運動不了解、有誤解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想法,但是如果連一個讀碩士班的「所謂的」高級知識份子都搞不清楚WTO是什麼,你如何期待台灣的社會大眾會多清楚WTO在搞什麼鬼?

 



知識+ V.S 莊笑維+

 



其實說台灣民眾對WTO完全無知並不完全正確,但至少台灣民眾對WTO的認知有很大一部分是片面而錯誤的,為了更正確了解這個落差的幅度,讓我們先來看看民眾所認知的WTO長什麼樣?打開電腦進入號稱世界最大華文知識問答系統的「雅虎奇摩知識+」,鍵入WTO可以得到很多網友關於WTO回答及討論,但是卻充斥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例如:

 



WTO對國家而言,可以增加國家競爭力,有競爭力的產業可以賺的更多,如果沒有的可以想辦法讓競爭力提升。想法上是好的,但是「改革」是痛苦的,所以當然很多人都會反對。

 



這種看法過於一相情願的把WTO看作是「好東西」,而沒有真正思考WTO的實質內容和所代表的意義。不過這些都還只是小問題,最誇張是還有人認為WTO的好壞僅僅看成是生產者和消費者兩邊立場的不同而已。像是:

 



基本上,WTO去到哪都是不受歡迎的。為啥會被討厭呢?這是以生產者view而言。但是如果你是「消費者」,不就有更多的選擇,誰賣的最便宜又好,就跟誰買,對消費者而言,是好的。不過加入WTO後受創最嚴重的不是農業,我們的農業因為努力研發新品種的緣故而越來越好吃。例如水果就是個好例子,品質之高連國人都吃不太起。漁業服務業金融業則是不受影響。

 



這種說法完全看不到WTO裡面所充斥的不公平和自由貿易至上的意識形態,而將WTO的問題簡化為生產者和消費者的二元對立上。除了簡化問題,上述說法還誤將高級農產品當成台灣農業的全部,進而認為WTO對農業沒有傷害。最後甚至認為WTO對漁業、金融業沒有影響,完全不知道WTO對漁業和金融業有著為數龐大的規範限制。以上就是台灣民眾眼裡的WTO,當有識之士驚訝於民眾的無之時,我們必須了解,民眾對WTO的了解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政府的宣傳,所以看完我們民眾的認知之後,再來瞧瞧我們大有為的政府又是如何向人民解釋什麼是WTO?

 



早在2004年底我國加入WTO之前,政府就不斷宣揚WTO的好處,應該說是只宣傳WTO的好處,對於台灣入會後面臨的影響隻字未提或者是含糊帶過。一直要到入會後發生米酒漲價以及假米酒喝死人等社會事件後,政府才開始針對入會的衝擊作出實質的應對。入會前政府說,加入世貿就可以享受便宜的消費品,從汽車、電視到農產品,彷彿WTO是台灣經濟不景氣下手頭拮据的萬靈丹。知識+上民眾的無知情有可原,然而政府對WTO所做掩蓋事實、避重就輕的政策性宣傳根本只能說是莊笑維(閩南語,裝瘋賣傻之意。),而且還是+(PLUS)!

 



WTO的虛象與實象

 



從前面的敘述我們已經看到了台灣民眾對WTO的無之情況以及政府所做的虛假宣傳,此時我們應該開始認識真實WTO的時候了。WTO的前身是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這個歷史悠久的國際經貿平台,當年隨著二次世界大戰即將落幕,我國在內的同盟諸國開始規劃戰後新的國際架構,聯合國(United Nations,UN)、世界銀行(World Bank,WB)、國際貨幣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等這些現今耳熟能詳的組織機構都是當年所規劃。除了這些機構,在經貿方面為了防止三○年代經濟大恐慌引發各國關稅壁壘的覆轍,所以當年規劃了一個名為「國際貿易組織」(International Trade Organization,ITO)的常設性機構,發揮協調各國貿易事務及糾紛的重要功能。然而常設組織ITO的構想卻因為各國的配合意願低落而胎死腹中,代之以非常設性、強制力低的關貿總協來達到ITO部分的職能。全球經濟在戰後迅速復甦,各國貨品的貿易往來也漸趨密切,關貿總協雖然發揮了協調各國減低關稅的重要功能,但在範圍更廣的貿易障礙消除上卻無法施力,重新組織類似ITO的性質的常設貿易組織的呼聲再度出現,WTO就是回應這種呼聲的產物。

 



WTO的首要宗旨便是促進國際間的自由貿易,消除任何貿易障礙以達到「所謂的」公平貿易。然而WTO有別於GATT的非常設性以及非強制性,WTO透過常設的組織以及具有強制力的規範,成為戰後僅次於UN的強大國際組織,其力量已經開始突破民族國家主權至上的原則,滲透到國家的內政事務。如此力量強大的WTO為了實現公平貿易除了降低各國關稅,限制會員國政府實行出口補貼,甚至連政府為照顧受災農民的補助都要限制不得全額補助,以維持外國貨品、農產品不會因為補貼政策而有不公平的競爭基礎。姑且先不論干預他國內政的規範是否有問題,這種對於公平貿易至上的原則已經造成很多問題了。很多開發中國家的小農因為政府不再補貼而陷入困境,原本艱苦的生活開始日趨通往人間的煉獄境地,以台灣而言農民艱苦的現狀只不過應證了WTO所謂的公平貿易事實上是有問題的。

 



炸彈出現了,雞蛋也飛了出去,然後呢?

 



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台灣農業的困境也並不全然是因為WTO所造成,然而WTO卻可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回顧台灣的經濟發展,國府遷台後雖然施行了一系列農業改革的政策嘉惠不少農民,但是,政府高度剝削農業剩餘以進行以農養工扶植工業的政策也是不爭的事實。有人說農民是純樸的,就是因為這種淳樸讓政府的壓迫不至於引發社會更大的動盪,農民強忍著肩頭的重擔持續的守護著充滿感情的土地,政府卻在經濟發展的大旗幟下再度拋棄他們,為了工商大資本家們的利益而加入WTO這個不公平的組織。

 



老農能忍,但是看著他們受苦的年輕人卻忍不下去了,2004年到2005年的整整一年裡,有人開始放置俗稱炸彈的抗議物,要求政府不要再進口稻米傷害農民,他就是楊儒門。從2004年底楊儒門現身自首後,整整一年的羈押及審判過程中,不少關心台灣農業的社運人士及年輕人集結在一起聲援,社會輿論也才開始觸及塵封已久的農村問題及農業政策。謝謝楊儒門和他的炸彈提醒了我們應該要關心農民長久以來的艱困處境,也謝謝楊儒門在WTO香港部長級會議期間以絕食的手段提醒我們要注意WTO對我們的衝擊。

 



不過在WTO香港會議期間,另外一個年輕人也發揮了讓輿論看到WTO的效果,那就是台大政治系的李建誠。李建誠跟隨苦勞網的同仁一同前往香港觀察WTO的場外情形,身上只帶筆記本和相機的他卻和其他在現場的反WTO人士一起被香港警方逮捕。這個事件對台灣民眾粗大神經所起的作用有待評估,但是起碼它讓台灣社會注意到台灣還是有反對WTO的不同的聲音。

 



12月20日在台北的香港旅遊局門口,憤怒的雞蛋清洗了香港旅遊局的門楣,社運人士和學生要大家看看台灣為何要反對WTO。楊儒們的炸彈與聲援李建誠的雞蛋在這樣的時空環境下交錯,兩件事後來的演變是,這兩個六七年級的年青人,一個準備入監服刑,一個無罪當庭釋放。但是,不公不義的WTO以及全球正在集結的反抗勢力正準備在不久的未來正面交鋒,身再台灣的你我準備好迎接這場戰役了嗎?還是準備繼續在叢爾小島上過著無憂無慮的無知生活,醒醒吧台灣人!WTO準備宰制你我的未來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