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26日 星期六

咱的網工作坊瑞芳場:黃金「!」商機「?」博物館「。」

原始網址:

http://www.newtaiwanese.org.tw/workshop/index.php?pl=205&ct1=17



黃金人人愛,自古以來黃金就是財富的代名詞,但談到台灣的黃金,很多可能不太知道台灣曾經也有一塊富產金礦的美麗寶地,那就是台北縣的「瑞芳鎮」。瑞芳鎮在日治時代曾經是東南亞最大的金礦開採區,而這段被遺忘的歷史近兩年在金瓜石黃金博物園區的成立而又再次受到眾人的矚目。黃金博物館的建築物就是當年金瓜石當地與黃金開採有關的相關建物,另外還有當年的開採坑道作為讓遊客體驗礦坑的賣點,一時間造就了九份、金瓜石的眾多遊客人潮。







不過讓我們簡單的來看一下,這座耗資三億四千萬公帑的達成了怎樣的效果?我們先從台北縣政府所做的遊客統計資料來一窺端倪。黃金博物園區開放參觀的第二年(由於第一年未涵蓋整年度)也就是2005年的參觀人數是930,281人,而第三年也就是2006年的人數是904,800人,有減少的現象。而從今年最新到二月的統計資料來看,今年二月的單月參觀人數是76,666人,比較去年二月同期的參觀人數84,054人來看也是有些微減少的趨勢。







我們當然不能以此就說黃金博物館已經沒有了人氣,但是比較同樣座落在台北縣的坪林茶業博物館以及鶯歌陶瓷博物館,這兩個博物館的參觀人數歷年都分別維持在39,000人到44,000人以及270,000人至296,000人之間,我們更希望黃金博物園區能夠在未來保持一個穩定的參觀人數。



光從幾個統計數字或許無法說明事實,所以我們要透過實地的訪問來考察上述統計數字的意涵。我們發現很多遊客並不滿意黃金博物館的內容豐富性,有些遊客直言「我之後應該不會再來了吧!」、「裡面的東西其實三十分鐘就看完啦!」,這些說法突顯出的問題就是,該館展示內容的局限以至於遊客只考慮一次性參觀,這讓我們不禁替黃金博物館的未來前景感到憂心。







回顧當初計畫在瑞芳興建黃金博物園區,其所考量的想必是當地所曾經擁有的全台獨步的礦業聚落文化,而期望達到的目的也應該包涵振興當地因礦業沒落而衰敗的產業經濟。然而事實上這樣的目標某種程度上來說並未達到,或者是加強了大瑞芳地區內部發展的不平均狀態(九份的熱鬧相較於瑞芳鎮中心的衰頹)。即便是發展較優的九份地區,因為黃金博物園區所施行的假日用路管制也讓當地居民商家怨聲載道。如此的結果不但無助當地發展,更讓居民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鑒於黃金博物館興建之初的美意,我們不願看到這份美意無從落實,所以提出下面幾點構想與建議。我們認為一個好的博物館應該要掌握一些觀念,落實在黃金博物館的例子裡可以從「多」、「廣」、「新」、「變」幾點下手,「多」的意思是指展覽內容的豐富多元,讓遊客無法一次看完豐富的展品而產生想再次光臨的念頭。「廣」的意思是在空間意義上的廣泛,其實瑞芳礦業的興衰史是整個大瑞芳地區的共同記憶及共同遺產,所以說其實博物館在呈現這些的時候是可以考慮跨越空間的限制跳脫侷限在金瓜石的博物館主建物,透過分館或是展示物分散的方式來讓空間的廣度能夠出來,這樣也可以讓遊客的注意力放在整個大瑞芳地區促進大瑞芳地區的整體發展。







「新」的概念當然就是博物館的展示風格及展示方式要能夠引進新的概念和方法,除了現階段已經有的掏金體驗活動、礦坑巡禮活動之外,其實可以運用更多的創意和點子,讓遊客可以有更耳目一新的觀展經驗。「變」的意思就是展覽內容的不斷更新及變換,舉例來說,如果要讓遊客有想再來第二次的感覺,一般博物館最常使用的做法就是區分為常設展區以及特展區,常設展區顧名思義就是陳列一些具有該館代表性而長期陳列展示的物品;而特展區則會不斷的以主題性來更新展覽內容。具體在黃金博物館可以做的便是在原有的常設展場外,利用特展室的方式並期的介紹世界各國具主題性的與黃金有關的展覽活動,像是美國西部時代拓荒時代掏金熱的介紹等。







最後,說了這麼多一定有人好奇我們的題目『黃金「!」商機「?」博物館「。」』到底是何意思?簡單的說,瑞芳產黃金不是新聞而是歷史曾經寫下的一頁驚嘆號「!」;可是現在瑞芳最需要的是能夠振興地方發展的商機,然而這個商機到底能否成真在現階段看來似乎還是個問號「?」;不過政府的努力就是在當地蓋一座耗資3.4億的博物館,但以目前的情況看來大家都很擔心最後會不會變成無助地方振興而徒留遺憾的句號「。」呢?我們由衷的期待在未來可見的日子裡,瑞芳能夠重新注入嶄新的活力,散發出另一種礦業重鎮的美麗風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